作者:王文琦
一年一度的高考日益临近。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1010万,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万人;同时,今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人,比去年增加27万人,也创下历史新纪录。
用当年高考冲杀过来的人们的眼光看,如今的考生已经是“幸运”之极,1010万比567万,考录比例超过了2比1,竞争的激烈程度已比当年降了很多倍。
除了家长操心和商家忙活外,教育部门则在准备着建立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强化考场管理、实施高考招生“阳光工程”,公安部门则准备增派警力,维护考场秩序和环境;司法部门正研究对考试高科技作弊进行严厉打击的司法解释……
在我们这个文化大国、考试大国,高考之所以能如此牵动全社会的神经,根源在于,数千年的科举,数千年“十年寒窗,一朝成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文化心理遗传,已经深深烙在了国民心中。建国后,高考发挥着选拔人才的重要作用,虽一度中断,但恢复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日益公平、公正。然而,尽管高考选才之功不可没,但其一考定终身的不合理性也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变。在我们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高考竞争之激烈使其非人性化的一面愈发暴露:考前出现焦虑、抑郁、过度紧张或兴奋成了考生遭遇的普遍情况,而为了抑制这些不良情绪,不少考生选择通过服药克服,高考成了各种药物的比拼场。
其实,不但骨子里的考试文化在驱使着我们的非理性,我们的人才观、教育观也迷失了。一项涉及中日韩三国首都小学生生活习惯研究表明,“好好学习,将来有个好工作!”是中国孩子最常听到父母说的;东京小学生父母最常说的则是“早点睡”,首尔则是“该学习了”。休息日北京小学生最常做的是“在家学习”,东京和首尔的小学生则是“看电视”和“和小朋友一起玩”。显然,国人在对人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得过了头,似乎学到知识,人就成才了。
在此,笔者想作一个假设,如果我们的制度没有赋予高考这样重要的使命,如果它只是一个普通的考试,只是入学的一个参考,普通到可以让90%的学子们以平常心对待,上述各种怪现象可能都会自然消失。当然,要做到这样,并不容易:一是大学要降低门槛,真正实现宽进严出;二是除了高考上大学,让人生有更多的选择。
在劝慰别人的时候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然而,站在高考前,在往前铺开去的迷茫的人生面前,真正的“条条大路”在哪里?不要说青年学子们不知道,我们这些过来人又知道几何?因为社会并没有铺设那么多的“大路”:过去觉得360行“行行出状元”,如今,农村孩子考不上大学,只能到城里打工,而他并不能从农民工这个称谓里获得认同感和荣誉感,更不要奢谈成功;落榜的城里孩子同样会被人瞧不起。
我们的“自古华山一条道”何时真的让位给“条条大路通罗马”呢?
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