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我市评出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川江号子、城口老腊肉、荣昌陶器、铜梁龙舞、秀山民歌等62项位列其中。昨日,有关人士指出,由于一些部门认识不到位,有47作品落选。
据介绍,截至2006年5月,全市各区县共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局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送交了109项代表作,经专家评审和公示,最终,47作品落选,62项入围我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谭小兵说,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我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浓郁的巴渝文化特色,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曲艺、传统戏剧、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其中既有市民广为熟知的铜梁龙舞,四川评书(重庆)、川江号子;也有展现能工巧匠制作工艺的荣昌陶器、折扇、夏布,涪陵榨菜,合川桃片,永川豆豉;有充满民俗风情的酉阳摆手舞、黔江的中塘向氏武术;还有一饱眼福耳福的民间美术蜀绣,传统戏剧梁山灯戏、秀山民歌等。据悉,对列入遗产名录的项目,市政府将给予相应的扶持,对入选项目的代表性传人还要提供资助,鼓励、支持其开展传承活动。
谭小兵还说:“今后,只有进入保护名录的代表作,才能申报上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谭小兵透露:“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我市今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设立三级保护机制。目前,市人大已开始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的前期调研。”省级名录公布后,我市各区县也将建立各自的保护名录。我市三级保护机制正在形成。
(记者 何昌钦 李心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