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流散石雕文物 明天将回归圆明园
本报讯 第一批由社会捐赠的十余件文物将回归圆明园遗址公园。流散文物回归活动首归仪式8日将在圆明园举行。今后,圆明园所展示和讲述的内容将增加新的“历史记录”。
负责收集这些文物的圆明园工作人员介绍说,首批回归的文物是十余件散落在北京的圆明园石雕构件。
包括原来位于大水法的一对石鱼、六件西洋楼景区汉白玉石雕建筑构件和两件中式建筑构件等,全部都是在北京市内收集,由北京某单位和居民个人捐赠。此前,这10余件石雕构件一直保留在该单位和居民家。
据介绍,两条汉白玉石鱼大小一致,身长125厘米,高58厘米,放石鱼的须弥座长125厘米、宽93厘米、高47厘米,与现存的西洋楼大水法残迹照片(早期法国人亚乐园来园拍摄)上的石鱼相对比模样相吻合,属大水法遗物。8日的回归仪式也标志着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文物保护工程的正式启动。该项保护工程是经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的文物保护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响应和支持,张文彬、侯仁之等23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曾联合发起的《圆明园散落文物回归圆明园遗址倡议书》,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映。活动主办方表示,保护工程的启动是圆明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入历史新时期的重要标志。
新闻内存
■圆明园管理处成立以来陆续回归的文物
观水法石屏及石鼎(1977年10月由北京大学朗润园运回),清夏斋流杯亭(1981年7月由北京大学五四运动场运回),谐奇趣喷水池(1985年由北京东城翠花胡同院内运回),柳浪闻莺坊眉(1977年10月由北京大学朗润园运回),80年代初圆明园管理处从中山公园、西什库教堂曾运回部分石构件,现存西洋楼遗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