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地产企业融资应避免走“银行贷款”、“上市股权售让”两个极端,而应更多地选择中间产品,如发售公司债。昨天,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在“2007中国房地产投融资大会”表示,未来大型房企金融资产管理将发生重大转变,“不再只是简单为房地产开发筹集资金,而是为大的企业管理好金融资产。
公司债券更利于房企长远收益
李伏安分析认为,目前房地产企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投融资的战略和思路需要与时俱进的调整,即由过去为了房地产项目投资去筹集资金,转变为一个大的公司管理自身的金融资产。他指出,虽然优质企业简单地售让公司股权上市,是一种最快的筹集资本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所带来的“机会成本量”却值得深思。
李伏安直言,在当今国际金融资本市场上,企业的并购、反并购、恶意并购和善意并购,之所以广泛而激烈的展开,归根到底是在争夺对好的公司的控制权。换句话说,优质公司控制权的价值是国际争夺的核心目标。即争夺的目的不是争夺公司,而是争夺控制权带来的价值。他认为,企业的生产利润、管理利润、资本利润是三维空间,大型房企发展到今天,靠房子卖的利润会越来越少,靠资金管理运作带来的利润是越来越大。
为此,李伏安指出,今后地产企业融资应避免走“银行贷款”、“上市股权售让”两个极端,大型房企在投融资过程中应该考虑更多选择一些中间产品———公司债券。
“当前中国市场最需要发展的就是债券市场,其融资方式可以多元化组合,上市公司应该往这个方向走。”李伏安说。
房产易“打包”为投资产品
而从另一角度看融资管理,可以将房地产融资变成一种金融市场运作的方法。“简单的讲,把公司变成一个投资产品,变成一种投资工具,变成一种别人的投资对象。”“其目的不是为企业筹资,而是为了广大一般投资人、机构投资者、专业长期投资人提供一种投资产品。”李伏安解释说。
他认为,目前中国市场存在的所谓的流动性过剩,是因为有大量的资金存在。这些资金需要寻找相对风险和投资回报适应的投资产品。而在中国投资市场非常匮乏的环境下,最能够创造这种投资产品的行业就是房地产行业。
李伏安指出,房企将优质资产(例如有稳定租金收入的房产)打包成为投资产品推向市场,不但其收效远远大于简单的筹集一笔资金开发某一个项目,而且还可以为企业带来广泛的市场效益。(于祥明)
(来源: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