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用了6年多时间,而从200万辆到300万辆只用了3年多时间,机动车增长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快车道”。
面对机动车迅猛增长态势,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成为北京必然而坚定的选择。
北京的目标是,到2015年,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由现在的30%左右提高到45%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各占一半左右,形成比较科学、市民出行相对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
轨道建设——
2015年将开通19条561公里,客运量将占据北京公共交通的“半壁江山”
今年9月,北京首条贯通南北的轨道交通大动脉——地铁5号线将正式建成通车。这条线路连接丰台、崇文、东城、朝阳、昌平5个区,全长28公里,开通后可有效缓解北京城区交通压力。
统计显示,目前,北京日均乘坐公交1400余万人次,但建成运营的4条114公里轨道交通仅承担其中的220多万人次,结构明显不合理。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刘小明介绍说,近年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全面“提速”,2007年实施轨道交通建设项目8项,除5号线竣工外,另外续建3项87公里,新开工4项91公里。
北京另一条贯穿南北的轨道交通线——地铁4号线至今年底将完成全部土建工程的86%,4号线南起丰台区马家楼站,途经西单、西直门、中关村等繁华地区,北抵颐和园北宫门,全长28.16公里。从东直门通向首都机场的机场线、包含奥运支线在内的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也都在加快推进,将确保在2008年奥运会前通车运营。
计划于2007年内开工的北京地铁8号线、9号线、10号线二期和亦庄线4条新地铁的开工日期也已全部确定。
2008年,北京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由目前的114公里增加到200公里;2015年,北京将建成开通共19条轨道交通,总里程达561公里,车站达420座,形成“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的轨道交通骨架网络。轨道交通日客运量由现在的220万人次增加到800万人次以上,承担总出行比例由目前的6%提高到23%左右,与地面公交各占公共交通总运量的一半。
线网优化——
在重要换乘枢纽将实现铁路、地铁和地面公交的立体换乘
东四环路外侧新建的百子湾小区今年4月14日新通了495路公交车,过去必须步行或打的到四惠站换乘公交车或地铁的居民们现在走出家门就可坐上公交了。通车第一天,小区好些居民高兴地结伴登上首发车到天安门广场去看升国旗仪式。
新通495路公交车只是北京调整优化交通线网的一个小例子。按照公交优先政策,北京开始有计划地优化调整线网,减少重复线路,扩大覆盖范围,最终将建立起以快线网为骨架、普线网为基础、支线网为补充的三级公共交通网络。
与线路调整优化相适应,旨在提高节点集散能力的换乘场站建设正按照布局加快推进。根据整体规划,北京将建成一级换乘综合枢纽13处,二级换乘中心站20处,三级换乘站49处。一些重要换乘枢纽如北京西站南广场换乘枢纽等未来将连接起铁路、地铁和地面公交。点连线,线接线,北京公交将被编织成一张科学的网。
解决拥堵——
实施区域差别化交通政策,在中心城区对小汽车实行适度调控政策
北京堵车,主要在四环路内的中心城区,而且越往城中心走,堵车越厉害。测算显示,目前,北京四环以内的道路占地率只有17%左右,而东京、巴黎、纽约等世界大都市都在25%以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中心城区尤其是旧城区进行大规模交通建设与改造的可能性很小。
据此,北京拟实施“区域差别化交通政策”。北京市交通委的解释是:不同的区域,交通需求不同,可能提供的交通资源也不同,因此要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交通设施供给和管理政策,“中心城和周围的新城采用不同的交通模式,中心城核心部分的旧城区和旧城以外区域的政策也要有所区别。”
按照《北京交通发展纲要》,对旧城,将通过停车位供给总量控制、停车收费政策等,对小汽车交通实行相对从紧的管理政策;对旧城以外的中心城,对小汽车实行适度调控政策;对新城和郊区城镇,则要为小汽车交通提供相对宽松的使用空间。
日前,在部分北京市人大代表对北京市实施“新交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时,北京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北京今年将扩大停车收费价格相对较高的商业繁华区范围,并上调繁华区目前每半小时2.5元的占道停车收费标准。北京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公共停车位将分区分类收费,实施中心区高于外围地区,地上高于地下,白天高于夜间的差别政策。据了解,这次停车收费管理改革主要是利用价格杠杆,引导机动车出行者改变出行方式,减少私人机动车出行比例,提高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为鼓励市民将私家车停放在郊区换乘停车场,换乘公共交通工具进城,减少市区小汽车交通量,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北京将沿中心城周边轨道交通和大容量快速公交车站规划建设小汽车驻车换乘系统,并实行低价位或免费停车换乘的收费政策。目前,北京已在轨道交通和大容量快速公交沿线规划了26处驻车换乘场站,先期将启动城铁13号线霍营站、八通线北苑站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