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
卫生保健制度覆盖城乡
平均预期寿命达72.5岁
2005年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为72岁,而到201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将达72.5岁,这是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
除此以外,还有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4.9%。以内,比2005年下降21.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7.7%。以内,比2005年下降21.3%;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40/10万以内,比2005年下降16.1%;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城市达到95%以上,农村达到90%以上,分别比2005年提高10%。
总的来说就是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国家行列。
卫生事业坚持公益性质
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目前有部分医疗机构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在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将继续坚持公益性质。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强化政府责任,改革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公益性质,扭转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倾向,减轻群众负担。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重,制定扶持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中西医、中西药协调发展。以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为重点,健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渠道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平衡治疗预防两者关系
扩大国家免疫疫苗种类
相对发达国家,我国传染病较为流行,居民“重治病,轻预防”。对此,规划要求逐步平衡两者的关系。
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到2010年,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覆盖率达到100%,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覆盖率达到80%以上,报告的完整率和及时率达到90%以上。
强化计划免疫。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麻疹发病率下降50%,乙脑、狂犬病、出血热等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下降30%。以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口为重点,落实预防接种措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
加强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治。到2010年,建设128个国家卫生城市(区)和450个国家卫生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5%。
新农合制度基本全覆盖
一个村设立一个卫生室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许多地方顺利推进,保障范围和保障标准不断提升。规划要求在全国普遍建立比较规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初步解决农村公共卫生和农民看病就医问题。
到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逐步提高国家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和农民缴费标准,帮助特困农民和农村优抚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每个乡镇要有1所政府办的卫生院,并由县级政府统一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每个行政村设立1个卫生室。到2010年,基本完成县级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任务。
加大公立医院支援力度
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当前有些医疗机构一味追求“大而全”,弱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而社区卫生服务与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最有关联。为此,规划要求到2010年,在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在大中城市,原则上按照3万—10万居民或按照街道办事处范围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将公立一级医院、部分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转型或改造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研究医疗机构人员合理流动有关政策,加大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力度。(白剑峰)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