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拉萨6月8日电(记者贾立君)被誉为“亚洲水塔”、“全球重要生物基因库”的“世界屋脊”西藏高原,不光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地形屏障,也是这一区域气候系统的“调节器”。面对全球变暖等环境压力,在中央大力支持下,西藏自治区正在努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涉及2006年至2030年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计划投资数百亿元实施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天然林草的保护,退化草地、森林的修复,沙化治理以及地质灾害、鼠虫毒草灾害的防治等10多个大类的系列工程。
有关人士表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将极大缓减全球变暖等因素给生态脆弱的“世界屋脊”带来的压力,同时也可使当地群众进一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西藏自治区环保局副局长张天华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由于西藏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强化污染防治与辐射环境管理,全区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监测表明,目前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良好,达到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全区大气环境质量也保持良好,其中人口最多的拉萨市2006年环境空气质量153天为优、210天为良,轻微污染只有2天,优良率达99%。
统计表明,西藏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之一。目前,西藏有野生植物9600多种,高等植物64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798种,其中125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三分之一以上。
西藏现有森林面积1389.6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1.31%;拥有600多万公顷湿地,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4.9%,名列全国首位。
眼下,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8个,总面积40.83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03%,居全国之首。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