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回应民盟四川省委提出的“关于停止创办国家级示范高中”提案
“今年四川暂停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评估审批,现有示范高中要从硬件建设、规模扩张转到软实力建设上来。”记者昨日从省政协获悉,民盟四川省委提出的“关于停止创办国家级示范高中”提案,日前得到省教育厅积极回应。
调研:创建示范高中有三大不利
自1995年3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通知》后,创办国家级示范高中一时成了教育界的“众矢之的”。据民盟调查统计,截至目前,四川已有国家级示范高中60所,分布在18个市(州),而且不少市县还把此项工作纳入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着手创办新的示范高中。虽然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高中教育的改革发展,但由于示范高中创建标准的导向和地方政府在操作中的偏差,各地的创建活动给当地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经过深入调研,民盟指出了此项工作的三大不利后果:
投入集中导致资源分配不公教育部对示范高中的生均校园面积等硬件建设都有硬性的评估验收标准,一些地方在实际执行中又有提高。地方政府为实现创建目标,往往把地方财力集中投入示范高中,减少对其他学校的投入,使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愈来愈突出。如川北某县唯一的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占地420亩,校舍建筑面积8.34万平方米,5年投入3811万元,分别相当于全县总量的46%、37.4%和48.5%。而紧邻示范高中的另一所普通中学,近10年得到县财政投入不足280万元,平均每年仅28万元,5300多名学生的大型学校,占地仅105亩,建筑面积不过3.8万平方米,没有像样的运动场和规范的学生宿舍。
师资集中导致教育不均衡
人事政策的倾斜,加上一些示范高中的高薪待遇,使当地和外地优秀教师纷纷流入示范高中,极大地影响了其他学校师资队伍稳定。2000年至今,川北某普通中学流失了60多名骨干教师,不得不从本县其他更弱的学校抽调优秀教师。一级一级地向下抽吸优秀教师的现象,加剧了基础教育的不均衡。
优生集中消极影响大近年来,各地示范高中之间的生源大战愈演愈烈,手段逐年升级。一些示范高中跨地区大规模吸引学生,不择手段地抢夺优生,使示范高中与一般高中的生源质量形成巨大反差,消极影响越来越大。
为此,民盟认为,四川应停止申报和审批新的示范高中,并妥善处置好已启动创建工作但尚未验收的学校的遗留问题。同时,提案建议应打破国家级示范高中终身制的现状,建立和实施国家级示范高中复审制度,“以3年一轮为宜”,把重点放在严格评估学校的依法办学、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对周边高中的服务示范等方面。
回应:今年停批国家级示范高中
教育厅收到提案后,于近日给予明确回复:今年暂停对国家级示范高中的评估审批,同时对现有示范高中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违规办学的,要取消示范高中称号。同时还规定,对省级以上示范普通高中,其招生计划实行定向切块分配,其部分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服务区内的每所初中,到2010年分配比例要达50%。另外,学校在招收择校生时,必须严格执行“限分数、限钱数、限人数”的“三限”政策。
教育厅还明确表示,示范高中还要派出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逐步建立示范高中与一般高中之间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对负债问题,各地要进行一次认真清理,提出具体化解措施,原则上由政府担大头,通过多种渠道化解。 记者王玲喻奇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