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是我国“文化遗产日”,今年6月还是首个“深圳收藏月”。近日,《深圳民间收藏精品展》、《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展》、《深圳市首届民俗摄影展》等一系列展览在市博物馆开幕,同时,多个专家讲座、文物免费鉴定、民间民俗演出在全市各区开展,广大市民迎来了一场历史文化的“盛宴”。
深圳是一座只有20多年历史的年轻城市,但在这块土地上,7000多年前就已有人类居住。这里有大鹏所城、南头古城、客家围屋,还发现了珠江口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咸头岭遗址;土地拍卖的第一槌,实行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第一家,深交所上市的第一只股票,创造“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在那些沧桑的建筑、发黄的照片、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物件中,都浓缩和记载了中国改革开放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变革的瞬间。每个时代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迹,铭刻于城市的记忆中,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深圳的鲜明特征。深圳要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发展中更好地传承具有浓郁风格的中华文明。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多元文化相互激荡,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意识是国际竞争的重要一环,文化所具有的软实力成为赢得信任和尊重的力量。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绝不仅仅意味着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因此,保护好我们城市的文化遗产,就是保存我们城市的记忆,保留城市文明发展的脉络;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牢牢维系住我们城市的“根”与“魂”。
从本质上讲,文化是属于大众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文化之中,保护文化传统、繁荣民族文化,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倘若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被不经意间毁掉,能不令人痛心吗?文化遗产保护不是少数人能够完成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民间有句俗语:乱世屯粮,盛世收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文物藏品,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民间收藏不仅有利于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和传承,更有利于加快我们这座年轻城市的文化积累,优化人文环境,提升文化品位。此次《深圳民间收藏精品展》,汇集了400余件民间收藏精品,是首次全市性民间收藏展示、交流活动,也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民间收藏盛会之一。从这一发自民间的文化自觉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深圳人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热情。而惟有唤起全民的保护意识,才能把我们城市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精神一代代传下去,绵绵不息。
6月,我们一起尽享历史文化带来的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