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6月10日电(记者丁文杰)“我们每年50%以上的销售收入来自新产品。”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公司董事长詹纯新日前接受采访时说。
中联重科在10多年时间里,靠8名员工借款50万元起家,发展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规模第二大的现代企业。
“热风循环加热机”是中联重科最近研制的产品,获得5项专利。如果沥青路面坏了要修,我国传统打补丁修复既浪费资源,又费时费力,而国际上采用快速修复技术。“但国外用红外线烘烤,经常把沥青烤焦,污染环境,我们采用热风技术,减少环境污染。”詹纯新说。
对詹纯新来说,一个引以为戒的反面教材是,上世纪90年代初,同样是生产混凝土输送泵设备,国内有两家企业引进德国和日本技术,还有一家使用国内技术,虽然他们都选择了市场销售看好的产品,可如今这三家企业都关门了。“就是因为没有新产品更替,用别人的技术救不了自己。”
目前,这家企业的科技人员超过员工总数的20%,多达2000多人,每年投入2亿元至3亿元研发经费。在混凝土机械和汽车起重机等方面,每年研发新产品均超过50%。“以前产品毛利率20%左右,现在靠科技创新,净利润可达20%。”
中联重科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企业发展,源于体制创新。通过体制创新,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营造了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中联重科脱胎于有着50年历史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1956年至1985年期间,国内建筑工程行业70%的产品都是这家研究院研发的。可是,由于科研体制不顺,上世纪90年代初,研究院人心浮动,技术人员外流,步履艰难。
为了探索应用型技术研究院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之路,1992年,研究院8名员工成立了中联重科。靠科研成果转化,中联重科走出了第一步。
1999年,国家提出技术开发类研究院所企业化的改革思路。“我们经历了这个过程,但不能说少了一个事业单位,多了一个传统国有企业,要改就要改成现代企业制度。技术人员参股、引进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建立国家、企业、技术骨干的利益共同体。”詹纯新说。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联重科在企业管理、战略重组、构建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目前,中联重科独立董事人数多于股东董事,这在上市公司中少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混凝土输送泵95%是国外产品。当时国外只有18万元成本的设备,在国内最高能卖到180万元。随着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产业崛起,如今,除了传统徐工、厦工外,还涌现出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新兴工程机械企业,目前国内95%的市场份额已被国产设备夺回,有些设备还开始大量出口。
前不久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上,中联重科生产的混凝土输送泵被西班牙同行誉为“混凝土输送设备中的法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