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0日电 昨天是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刊载署名张从兴的文章《问题在文化底蕴》。作者说,欠缺文化底蕴,文化设施建得再富丽堂皇也没用。一个地区的文化能否发展得好,关键在于经年累月所积淀的文化底蕴,而不是为了响应政策、为了吸引游客等种种原因所兴建的文化设施。
文章内容如下: 最近在中国的新闻网站上看到一则新闻,大意是说,河南的一些历史文化名人遗迹,如偃师县的玄奘故里、巩义县的杜甫故里和杜甫陵园、郏县的三苏园(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文豪的墓园),多年来门可罗雀,乏人问津。
这些历史文化名人遗迹,之所以引起媒体的注意,相信和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不久前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所说的一句话有关:一个地区经济的崛起断然离不开文化发展。
徐光春说得没错,地区经济的崛起确实离不开文化发展,但是一个地区的文化能否发展得好,关键在于经年累月所积淀的文化底蕴,而不是为了响应政策、为了吸引游客等种种原因所兴建的文化设施。
以玄奘故里为例,在中央电视台去年10月为配合“中印友好年”而推出“玄奘之路”活动,并选在位于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的玄奘故里举行活动启动仪式以前,当地政府似乎并不很重视这位大名鼎鼎的“大唐三藏法师”的故居。正是为了配合这项活动,洛阳市政府才专门拨款人民币数十万元,配合当地政府对“玄奘故里”进行重新整修。
可是,“玄奘故里”这座玄奘诞生和成长的院落,却被重新整修成河南省领导所批评的“寺不像寺,家不像家”的地方,因为历史上为纪念玄奘母亲宋氏的正堂“慈恩堂”,被整修成供奉玄奘法像、供信徒顶礼膜拜的佛堂,后院的宋氏居所则被改建成佛光寺。
玄奘虽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高僧,但那是在他出家以后的事,把他出生的故居也改建成宗教场所,未免有点考虑欠周吧。
杜甫有了国际地位才有“故里” 早在1963年由巩义市文物部门按原貌修葺并成立杜甫故里纪念馆的杜甫故里,是另一个例子。说起来也好笑,杜甫故里当时之所以会引起当地文物部门的重视,并不是因为杜甫是中国的“诗圣”,而是因为他在1961年12月15日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换言之,如果不是因为杜甫这位老同乡“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杜甫故里的官老爷们,是不大可能拨款兴建什么杜甫故里纪念馆的。我想,被中国人自己誉为“伟大的爱国诗人”的杜甫如果泉下有知,知道当地文化部门是“为了响应杜甫的国际地位”才为他兴建纪念馆,肯定会大动肝火,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
欠缺文化底蕴,文化设施建得再富丽堂皇也没用,何况是建得不伦不类的文化设施,如上述“寺不像寺,家不像家”的“玄奘故里”。这类“形神俱无”的文化设施,根本就不具备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感,能吸引游人才怪。
再者,衡量历史文化名人遗迹价值的标尺,并不是它们能吸引多少游客,能为当地经济做出多少贡献,而是它们所承载的无形文化价值和无价精神财富。(张从兴)
(责任编辑:梅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