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程军
核心提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海员作为一种特殊的国际性职业,既有异常艰辛的一面,也有收入高,致富快的长处。
国际上近年来出现海员难招的趋势,海员需求缺口愈来愈大,这成为中国剩余劳力的机会。
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外派一名海员,可以致富全家。从2004年开始,我省把海员培训外派作为一项扶贫工作来抓,将省内30个贫困县市作为海员生源地,并设立了“湖北省外派海员促进专项资金”。
从今年开始,我省将为接受海员培训的学生提供最高达7000元的补助,力争全年外派海员2300人次。楚天都市报上周报道后,许多读者来电咨询,但不少人对海员工作的特点不甚了解。
“天啊,我们整整在船上呆了8个月!”
上周末,李勇(化名)陪妻子和孩子逛了大半天,买了一大堆时令蔬菜和小孩子爱吃的食品,然后窝在家里不出门了。
这种温馨的家庭生活,对李勇来说曾经是遥不可及。
1991年,李勇从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就上船开始了航海生涯。直到去年,他才回到母校任教。
一望无际的湛蓝色大海,空中展翅飞翔的海鸥,学生时代的李勇,憧憬着这诗意般的画境。在他的同班同学眼里,海员与大海为伍,充满着神秘、好奇。
最初的几个月里,李勇每天一起床,就能看见大海,但没过多久,这种新鲜感就开始发腻,他开始想家了。“船上的工作固定不变,活动空间就在轮船之内,不能上网,与外界几乎隔绝。”李勇说,娱乐活动就只是看影碟、下棋、打扑克牌等,原来觉得新鲜的海上风光,变得了无生趣。
比这种枯燥生活更残酷的,是他在1999年的一次经历。那年一月,时任轮机长的李勇从巴西上船,准备先到南非加油、加水,最后再到索马里卸货。不料到索马里后,那里正在打仗,每天坐在船里都可以听到岸上稀稀疏疏的枪声,大家都不敢上岸。
港口卸货速度也很慢,等船上的货全部卸完,再把船开到印度,已快到10月份了,“天啊,我们整整在船上呆了8个月!”忆及此处,李勇感慨地说。
船到港口卸货时,李勇才和同事上岸“放风”,补给蔬菜、食品等。
蔬菜是船员的最爱。虽然船上有大型冰库,但蔬菜储存时间仍有限,更多时候,菜肴以船上冰冻鱼肉为主。在海员眼里,这可不是一道美食,而是难以下咽。
台风中,万吨巨轮只是一叶孤舟
大海总是与惊涛骇浪相伴。现任武汉航院外经公司总经理的刘功旭自1987年从大连海事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船上工作,到2000年任职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十几年的海上经历“可以写一本书”。他曾多次遭遇海上风险。
一般来说,一艘万吨以上的船只,只要不太旧,即可抵御12级的海上台风。1996年,已担任船长的刘功旭从深圳出发到日本,船舶吨位不大,还比较旧。当船靠近北太平洋日本神户以南附近时,突遇八级大风,浪高达五六米。汪洋大海中,近万吨的货轮就像一叶小舟。不幸的是,风浪越来越大,大海咆哮起来。甲板上都是水,感觉船沉在海里了,个别新海员见这情景吓得哭起来。
轮船想强行调头,但是风浪太大,根本转不过来。这时,船舶剧烈摇晃,船上右边的救生艇绑轧钢丝断了,脱开的救生艇撞击着船舶,每个船员的心都揪紧了。
刘功旭在希腊7万吨级货轮任职船长时,船舶在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里航行。运河左边为埃及,右边为以色列。
刘功旭强作镇静,因为他是一船之长。恰在这时,轮机长报告机器出现故障。轮机长和大管轮报告,只有七成把握修好机器。机器一旦没有修好,很有可能会船毁人亡。
怎么办?不修,危险更大。刘功旭和轮机长商量后决定冒险一搏,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抢修。幸好,机舱人员经验比较丰富,机器临时修理成功。在船长的指挥下,船艰难地开到日本大阪湾抛锚,躲过一劫。
狭路相逢,勇斗海盗
自有船只航行以来,就有海盗存在。现实之中的海盗,远没有《加勒比海盗》中的海盗那样可爱。
进入21世纪,海盗出现呈增加趋势。目前,海盗频繁活动的海域主要在西非海域、索马里沿岸水域、孟加拉湾沿岸、马六甲海峡,以及印尼沿岸一带。许多海盗都装备有现代武器,如冲锋枪、火箭、鱼雷等。有的海盗团伙还配备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利用雷达确定目标轮船的位置,使用装备精良的快艇和自动武器进行攻击。
2000年下半年,刘功旭率一条7万吨级轮船从巴西开往泰国,当轮船接近泰国曼谷湾时,两艘快艇从船头飙驶而来。轮船往右行驶,快艇也紧跟右行。
刘功旭在香港豪华游轮的驾驶台工作场景。
刘功旭意识到可能遇上了海盗船,命令所有人员到甲板集合,准备防盗。当时,船员们平均每个人身上都有上万美元,如果遭劫,损失可想而知。
很快,船上一二十个人站在甲板上严阵以待。
海盗靠近轮船,见船上已有防备,就与轮船对峙起来。海盗抛出“飞虎爪”(一个金属钩,后面系有一段麻绳)试图钩住轮船。这是绝大部分海盗登船的常用方式,如果爪子钩在船舷的围栏上,顺着麻绳,海盗们就能攀援而上。幸运的是,轮船干舷(从海平面到甲板的那段船舷)有好几米高,海盗想钩住船舷很困难。
海盗从船头跟到船尾,见登船困难,随后离开。
刘功旭说:“船上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海盗上了船,一般不赞成船员再进行抵抗,命比钱重。”
海员“后遗症”:交友难、出路窄
海员长期生活在海上,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交友圈子狭窄。记者在采访发现,做海员最大的苦恼就是没有一个交际圈子,甚至影响到了找对象。现实中,海员的妻子一般是中学同学,或者来自介绍,互相认识的少之又少。
26岁的王东华是近洋航线一名现役海员,回武汉休假两个月后,上周刚离家。这次回家,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相亲。母亲的一个同事介绍了一个外地女孩,王东华对她印象颇好,决定继续交往,并想利用这个假期将感情稳定下来。每天女孩下班后,他都赶去陪她;女孩上班时,王东华由于没有自己的朋友圈子,白天除了逛街购物,就是呆在家里不出门。这种日子一长,他感到非常无聊和不适应。
临走时,他告诉女孩:由于船上不能上网,只能每逢船靠岸,他才到所在国家给她打国际长途。
这种思念之苦极大地考验着两个人的感情。因此,现实之中,很多海员都不愿以海员为终身职业。
高级船员干满几年或者十几年后,收入普遍较高。上岸时,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存款也有了,再加上资历、经历比较丰富,外语水平也较高,一般比较容易到航运公司、相关部门、航运院校谋职。如果是普通船员,由于在船上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在岸上找份像样的工作就比较难。对他们更不利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在不断衰减,被船东炒鱿鱼的可能性不断增大。上岸找工作,可选择性也非常小,如果做生意,因为与社会脱节时间较长,面临的挑战也较大。
外派一人,致富一家
海员工作环境相对比较艰苦,有关数据显示,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就不容易找到海员了。目前,国际船队在发达国家和中国港台等地区招募船员越来越困难,而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相对较低,由此形成了国际船员的劳务输出市场。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有关人士介绍,高级海员主要从事三副和三管轮及以上岗位;普通海员一般以体力劳动为主,多从事水手长、水手、机工长、机工、厨师和服务生等岗位。高中毕业的学生经过3-4年航海类院校的学习,取得航海类专科以上学历证书,并通过国家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证书统考,取得相应的适任证书,即可成为一名航行全球的高级海员;而普通海员一般只需进行为期四五个月的短期培训即可。
前几年,上海远洋公司从我省麻城待业农村青年中招收了第一批19名海员,他们吃苦耐劳,在外留下好口碑。2002年,中部最大的海员基地落户麻城。如今,麻城已陆续输出海员700人,每年为麻带回数千万元劳务收入。
外派一人,致富全家。从2004年开始,我省把海员培训列入扶贫项目,省内30个贫困县市被列为海员生源地,并设立了“湖北省外派海员促进专项资金”。
据省商务厅介绍,目前,我省已有6000多名海员分配到世界各大航务公司,主要服务在东南亚近洋航线,也有一部分进入远洋航线。他们的人均年收入达八九万元,最高的约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