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首席记者郭翔鹤
备受关注的厦门海沧PX项目暂停之后,又有一个类似的建设项目遭遇相同命运———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近日对外界通报说,依托于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北京市海淀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进一步论证前应予缓建。
实际上,北京市环保局在1995年对六里屯垃圾填埋场进行环评审批时就曾指出:“填埋场界外500米之内不宜兴建永久居住设施,现有设施应予搬迁。”然而十余年来,当地政府并未认真落实上述要求,反而在附近接连新建了几处住宅小区,使厂址周围的环境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此次在环保总局的直接干预下,这一可能对六里屯地区环境质量和居民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新项目终被叫停。
从厦门海沧PX项目和北京六里屯垃圾发电项目的暂停,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在如何处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如果这种“环评先行”的思路得以很好地贯彻,我们将能够从开发建设活动的源头去预防环境问题的产生。
此前,我国《环评法》中对“规划环评”虽有原则性规定,但并未涉及具体的操作程序。城市建设与企业工业化污染犬牙交错,各类因污染导致的疾病层出不穷;“铺地摊”式的无序扩张加剧了城区内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因此,环评规划表面上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博弈,其实如果看得更深入些的话,恐怕还是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博弈、政绩与民生的博弈、资本利益与监管制度的博弈。
如今,国家“规划洗牌”动作的做出可谓为时未晚。在国家环保战略大力推进的过程中,可以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像六里屯垃圾发电项目这样的“害人图纸”被“压至箱底”,甚至早早地“胎死腹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