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检中发现胎儿可能为“先天愚型”,到医院多次检查却被确诊为“正常”。去年12月,渝中区的女子廖某在某三甲医院产下一名男婴,孩子先天愚型,并伴有严重的生理缺陷,一生都无法自理。事实与检查结果大相径庭,廖及其家人痛不欲生,随即将医院告上法庭,索赔10万元。
孕检确诊胎儿正常
廖某称,2006年6月9日,她到某三甲医院妇产科检查发现怀孕,8月,她做了唐氏筛查检查,检查报告却显示“胎儿21-三体风险值高危,建议进一步就诊。”得知孩子可能患有唐氏综合症,即“先天愚型”,廖某及家人非常担心。但事后医院妇产科实验室的临床检验医生根据多次检查情况得出结论“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正常,G显带未见明显异常。”廖某这才如同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并继续在该院进行孕中的常规检查及产前检查等,结果均显示孩子正常。
生下智障儿 母欲寻短见
廖某回忆,2006年12月29日,腹中的胎儿突发缺氧症状,她随后在附一院剖腹产下男婴强强(化名),但孩子生下来仅1.5公斤多重,属高危早产,随后立即被转往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抢救,但却被诊断患有复指畸形(左手6指)、21-三体综合症(即唐氏综合症)”等13项问题。
告医院误诊 索赔10万
事后,廖某一家找到医院协商赔偿事宜,但双方未达成一致。不久,廖以儿子强强的名义起诉至渝中区法院,要求医院赔偿残疾赔偿金、医疗费、护理费、精神抚慰金等共计10万余元。昨日,廖某抱着强强出庭。
但院方表示,廖某接受孕检是强强出生前发生的,那时候他只是个胎儿,因此,他不具备原告资格。当时为廖某检查的一位医生也在法庭上辩称,医院在羊水检测不成功的情况下得出结论,是因为廖某催着要结果导致的,而他们根据前两次的检查得出结论,也确实未看出孩子有异常。庭审后,廖某夫妇拒绝院方只愿支付几千元的赔偿。记者马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