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四川肉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已得到遏制,肉价在全国市场中偏低
早报讯(记者吴楚瞳)今年4月以来,全国各地生猪及猪肉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特别是大中城市涨幅较大、涨速过快,对广大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活消费带来一定影响。
现状
肉价保持高位运行
据全省36个定点县调查显示,5月中旬仔猪、活猪、猪肉价格与4月环比,或者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上涨。6月以来,市场价格开始相对稳定,保持高位运行。
5月中旬,猪肉价格为14.47元/千克,与4月环比上涨2.2%,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5.1%。进入6月以来,市场猪肉价格趋于稳定,6月上旬价格为15.24元/千克。从数据上看,同比增长相对猛烈。但杨昌明说,去年上半年肉价达到历史最低点,可比性并不高,当时农民养一头商品猪会亏损100元,而现在则会获利150-200元。1-5月全省农民人均出售畜产品实现现金收入420元,同比增加70元以上。
分析
三大原因导致涨价
除了玉米、进口鱼粉等饲料价格上涨导致生猪饲养成本增加,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省外市场需求拉动是引致肉价上涨的另外两个因素。
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生猪市场持续低迷,农民养猪积极性受挫。虽然随着去年下半年价格逐步回升,农户养殖信心增强,但生猪繁殖饲养周期约需一年时间,因此目前的生猪价格处于新一轮上涨周期。去年入夏以来,全国部分省(市)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病影响,母猪饲养量和生猪存栏量下降,导致供给减少。我省加强防检疫工作后,川猪声誉提高,外销猪肉增长辐度较大。1至5月外销冻猪肉41吨,同比增长12%。
措施
暂停省外收购调运
杨昌明表示,为确保我省今年生猪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出栏1亿头的目标,同时让老百姓不仅买得起猪肉、而且买到“放心肉”,我省多项措施将协同上阵。目前,已对肉价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链球菌实行一日一报制度。鉴于当前部分省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出现集中发生态势,我省将进一步严格引种审批,全省暂停从省外收购调运仔猪、肥猪和引进种猪。
杨昌明说,为了保证老百姓吃上“放心肉”,从饲养到市场的全过程,一条检疫线上会有近10名检疫人员,采取24小进跟班作业方式进行监督管理。我省将进行全覆盖质量安全监测行动,加强动物卫生和畜牧投入品执法监督,严禁使用色素、生长素和蛋白精、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确保上市猪肉质量。
探索
生猪保险抵御风险
近年来,虽然我省生猪生产大有进展,但年出栏量在50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去年也仅为20%,80%的散养户每年出栏不到10头猪。规模过小导致健康养殖水平低、疫病防控能力差。
杨昌明透露,省政府常务会已研究决定探索生猪保险,目前省财政厅正在进行测算,将生猪纳入政府政策性保险补助,帮助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尤其是疫情风险和市场风险。此外,通过此前试点,一些市县已开始为生猪、奶牛等购买保险,生猪病死后将按市场价的30%进行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