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午,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的一家民间戏曲学校邀请附近同心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过“六一”。14岁的陈文静把长袖戏服套在前来做客的10岁的吴凤金身上,并示范着兰花指,吴凤金脸上露出了笑容。
陈文静和吴凤金有着类似的身世,14年前,刚出生不久的小文静就被父母遗弃,后来被新店镇大房村的一对老年夫妇收养。
4年前的这个时候,她还在家帮着爷爷做农活,拾柴火、打猪草、种花生。
2003年9月1日,陈文静和30多名与自己有着相似家境的孩子,来到这家戏曲学校就读。当时,学校招收了37名(其中两人不是孤儿)8到13岁来自周边地区的孤儿及单亲特困儿童就读。因为大部分学生是孤儿,所以这个班被人们称作“孤儿班”。
据学校常务副校长洪天富介绍,戏校是由当地吕塘村梨园世家洪金盛于1995年创办的。“刚创办的时候,来学戏的学生不多。后来有人建议,想学戏的孩子,只要每个月带上30斤大米,免费过来上课就是了。”果然,前来学戏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到了第二年,连大米都不用带了。”他说,学校主要实行以戏养校,团校结合的模式。“目前学校有两个高甲剧团和一个歌仔戏实验剧团,孤儿班以学习歌仔戏为主。他们中的许多老演员时常回学校来指导学生。”洪副校长补充道。
洪天富和这帮孩子一样,也有着同样的不幸。他时常打趣地说:“我是大孤儿,他们是小孤儿。”为此,他对孩子们的关怀无微不至。每个学生的床头,都摆着洪天富爱人送给学生们的他们夫妻俩的结婚照。
洪天富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每天清晨5时40分,洪天富总是按时吹响哨子,督促学生起床晨练。压腿、甩腰、劈叉、打蛮子(侧空翻)一个都不能少。
“我好几次没有认真做,被老师发现了,都被罚做俯卧撑。”陈鹏飞说,“由于自己年龄小,还不是很懂事,刚到学校的时候,觉得又累又苦,差点想回家了。后来慢慢适应,就习惯了。”如今,这个小不点成了男生中的顶梁柱,但凡练习排戏,他都担当重要角色。“我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成龙的,我希望以后能成为像他一样的演员。”
“学戏的确是很苦的一件事情,但没有办法,现在不这样严格要求,将来这帮小孩的出路怎么办啊?”洪天富说,孩子们在这里除了学戏,文化课也不能丢。“学成后,由孩子自由选择出路,继续读书或到校办剧团就业或留校当老师。”他说,可惜的是,当年招收的37名学生,现在只剩31名了。
学生们很争气,在很多比赛中获得大奖。部分学生跟随剧团曾数次赴金门和文莱等地演出。“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坐了好长时间的飞机。”陈文静回忆说。她宿舍的墙上挂着台湾歌仔戏天王杨丽花的画像,她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去台湾,亲眼见到自己的这位偶像。她和陈鹏飞一样,算是女生中的佼佼者,从歌仔戏《挡马》中的杨八姐到高甲戏《杨门巧媳》中的穆桂英。
6月1日这天下午,学校放假,没有安排训练。吴林根打算利用这个时间,回去看看奶奶。平时学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学生们除了寒暑假,一般很少回家。吴林根7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去世,母亲精神失常后走失,多年来杳无音信。打那个时候起,吴林根就和奶奶相依为命。
奶奶一见孙子回来,连忙拉着他的手,摸来摸去。家徒四壁,阳光穿过石头垒成的窗户照在老人和孩子的脸上。“林根长高了,胖了些!”奶奶说,“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知道吗!我还不知道自己能活几年呢。”奶奶抹了抹自己的眼睛又说,到戏校上学前,吴林根常跟叔叔去附近的工地搬条石,挣钱补贴家用。
那时,吴林根被太阳晒得黑黑的,村里的人叫他“土包子”。2003年夏天,奶奶听村里的人说,附近镇上有个戏校免费招收没有爹妈的小孩子学戏,就拽着他去报了名。“我当时根本不知道学戏是怎么一回事。”吴林根说,奶奶告诉他“有学校肯收养你了”,他就去了。
黄昏时分,吴林根告别了奶奶,返回学校,和10多名同学来到该校一个位于晋江市龙湖镇的高甲剧团,准备参加演出。虽然也就是跑跑龙套,但对于这些整天在学校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晚上演出的剧目叫《梁宫秘史》,是当地一位在香港做生意的老板回乡祭祖,花钱请戏班演给乡亲们看的。“我们剧团主要揽像这样的活儿。”剧团管理人员洪永挽说,剧团演出挣的钱,除了养活大家的吃喝拉撒,还得留一部分给学校,培养学生用。
虽然吃饭不成问题,但在当地,年轻人愿意出来学戏的已经不多了。“要不是当初家里困难,谁愿去吃那份苦啊!”还没卸装的陈跃旗叹了口气,他打算在剧团干几年,等钱攒足了,就去做个小买卖。
曾在该校教过戏的福建艺术学校漳州分校前校长郭志贤坦陈:“现在的小孩子热衷于学舞蹈、唱歌,而前来报考戏曲专业的学生的确是越来越少了。”
整装。
空翻。
控腿。
6月2日,一位来自戏团的老师在给戏班的学生整理戏服,插上令旗,准备排戏。
6月1日,来自同心孤儿院的一名学生(右)跟着戏班学戏。
6月1日,来自同心孤儿院的林津津(中)和戏班的小朋友一起吃饭。
一名学生在练习踢腿。
男生宿舍的走廊前,整齐地摆放着戏鞋和球鞋。
6月1日,两名戏班的学生在台上打蛮子(侧空翻)。
平时玩耍时也不忘倒挂练功。
喝功夫茶是闽南地区每家每户的习惯,在孤儿戏班也不例外。
5月31日,戏班的男生们在一起打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