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江滩一瞥。
本报记者 顾兆农摄
增长不搞硬指标,降耗决不打折扣——这是今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省长罗清泉在报告中说:今年生产总值增长10%,这只是一个预期性、指导性的目标,实际工作不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对完不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县(市、区),要停止审批新的工业项目,停止审批新的工业用地;新建项目未通过环评的,一律不准开工,在建项目环保设施不配套的一律不准投产。
一个是指导性目标,一个是约束性指标;一软,一硬,导向十分明确。
这种导向的原则,并非始自今日。5年前,湖北省就取消了经济十强县市评比,不再搞经济数字的目标责任制。“要有目标,但不能压指标;要比较,但不能盲目攀比;要有紧迫感,但不能浮躁。”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的这番话成为湖北科学发展、振兴崛起的重要指导思想。
湖北迫切需要提升工业化程度,但更需要提高工业化质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内部发展不平衡的中部经济大省湖北,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走出具有湖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教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
湖北特色,优劣鲜明。
湖北是个煤炭等资源匮乏的省份。电煤几乎全部靠外供,加上运输上的困难,电煤难题,几乎每年都要牵涉湖北相关领导的很多精力。靠传统的向资源和能源消耗要工业增长的路子,显然走不下去了。
湖北是个科教大省,省会武汉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教育中心和智力密集区之一。这里拥有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115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居全国第三位,国家“863”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火炬计划产业化基地居全国第四位……近几年,湖北每年获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均在750项以上,有46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空间地理信息、病原微生物、植物功能基因、新材料研究等若干领域,代表了我国的最高水平。
把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湖北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则是湖北提升经济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近年来,湖北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加速调动社会资源向技术创新,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向聚集,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突出公共财政职能,搭建起五大科技平台:知识创新平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技术转移平台,加快推进技术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平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科技投融资平台,缓解创新创业的资金瓶颈。
此外,湖北还着力培育技术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切实提高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促进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成为创新项目与创新企业的对接地、风险资本的聚集地,成为科技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渠道。去年,湖北省737项应用技术成果,广泛应用在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等17个行业,其中已有166项产生经济效益,新增产值143.3亿元。
随着发展环境的改善,湖北的技术、专利和人才等,在省内有了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去年,22所在武汉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武汉就业比率创下新高,自1999年扩招以来首次突破60%。
今年,武汉市财政科技支出4.25亿元,全市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达2.1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陈继勇教授认为,“十五”期间,湖北省固定资产投入增幅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GDP的增幅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从一个方面说明,湖北经济开始从投入拉动型向科技拉动等方面转型。
高科技企业渐成湖北工业的主旋律
这是武汉一条寻常的街,约1公里长,它的名字叫“光谷创业街”。
这条街的不寻常之处在于,它没有马达轰鸣,没有烟囱林立。400多家正处于孵化阶段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同驻一条街,1万余名创业者共有一个家。这个家,就是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我国较早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
这些写字楼里的袖珍企业,占地不大,耗能不高,污染很少,不显山,不露水,可是,却不容小瞧!这些企业,几乎都有自己的“绝活”,或者说,因为有绝活,才有了企业,创业者多是年轻知识分子。
3年前,熊友辉博士来创业街时,手里只有一项自主研发的汽车尾气测试技术,可现在,他已经是一家拥有6大类产品、资产过千万元企业的负责人。是创业街良好的孵化氛围,让一个又一个熊友辉从发明家成长为企业家。
创业中心主任龚自豪地告诉我们,去年底,他带着40位创业者到江苏昆山考察,受到了贵宾般的礼遇。他说,这是对知识的尊重,对科技的崇拜。
近年来,武汉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的中国光谷,闯出了一条依靠自主创新、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之路,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科研院所为后盾的技术创新体系。这里已形成中国最大的光电产业研发和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形成了以烽火科技、华工科技等为龙头的光电子产业集群。华中数控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制脑”企业。近几年,光谷企业累计申请专利6000余项,年均增长40%,其中发明专利占五成以上。
正是在高科技的引领下,武钢集团、东风汽车公司等一批大型国企也青春焕发。去年,东风公司的利润同比增长了46%,利润的增幅和总额都居全国同行第二位;武钢生产的硅钢片等,市场供不应求,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稳定在八成以上。
近日,记者在咸宁市咸安区汇美达工贸有限公司看到,厂区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每天货值近10万美元的饭碗等餐具,从这里源源不断地销往欧美20多个国家。这些不起眼的餐具何以俏销?原来,这种以石英岩为原材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热钢化玻璃制品,能满足洗碗机对餐具强度的特殊要求。地处鄂西北山区的谷城县,近3年有9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了16个节能环保高新技术成果,获得了60多项专利。在襄樊、宜昌、十堰等地,创新正在汇聚成科学发展的熊熊火炬。
去年,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70亿元,同比增长25%,为“十五”以来最高水平,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幅8个百分点。
武汉市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打造自主创新密集区。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将达1200亿元以上。
“四个转变”——“转”出了新的生产力
经济结构由资源粗加工型向综合利用型转变,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为主向现代产业为主转变,工业结构由重工业为主向轻重工业并举转变,产品结构由投资类产品为主向投资与消费类产品并重转变。正是通过这“四个转变”,湖北“转”出了新的生产力。
产品由“粗”而“细”。过去武汉钢铁集团热轧产品以每吨3000多元的钢坯为主,2004年热轧改坯为板,建成热轧板生产线,价格翻了一倍。湖北的卷烟行业,在全国曾以“散、乱、差”而闻名。18家小卷烟厂,各打各的牌,质量良莠不齐,全行业处于亏损边缘。如今,18家小烟厂整合成一个武烟集团,共同开发“一包烟”。2004年,企业利税就达到81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150亿元。目前,湖北一批知名产品开始叫响全国。2006年湖北创“中国名牌”15个,全省累计已有30个“中国名牌”产品。
企业由“劣”而“优”。2004年一年,湖北停建、缓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钢铁、小水泥等项目137个。同时全力助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今,聚集了大批光电子产业的“中国光谷”,已成为武汉一张世界级名片。2005年1月,武钢和鄂城钢厂联合重组,以资产存量换市场增量。接上武钢的采购链,仅采购成本,鄂钢每年就节约1亿元!借助武钢的技术优势,原以生产普通建材为主的鄂钢,开始向市场紧俏的冷轧薄板和宽厚板材转产。
截至去年10月,湖北已有47家大型国有企业完成了改制,100家国有骨干企业民营化改制画上句号,一批改制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排头兵”。10个大型企业对全省工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今年一季度完成产值占全省1/4。
“打基础、管长远”,是近几年湖北发展的一个理念。随着企业改制的基本完成,科教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平台”逐步建立,湖北新型工业化的特色更加明显。今年以来,总投资108亿元的武钢三硅钢三冷轧项目、投资167亿元的80万吨乙烯工程、投资107亿元的中芯国际芯片项目、投资80亿元的富士康综合制造基地项目、投资72.5亿元的神龙汽车二厂项目已相继拉开建设帷幕,它带给湖北的不只是上千亿元的新增产值,更给湖北的高科技产业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有了这些坚实的“基础”,湖北一定能在“中部崛起”的前列走得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