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于“零关税”政策,香港制造业开始复兴,港货在内地市场也逐步呈现“遍地开花”的发展势头
香港回归十周年前夕,海关总署深圳原产地管理办公室昨天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零关税”政策实施三年半以来,“香港制造”开始大举进攻内地市场,香港制造业也因此开始复兴并进行多元化的结构调整。
“零关税”覆盖面越来越广
据统计,(CEPA)货物贸易部分(简称“零关税政策”)从2004年开始经过三年半成功运作,零关税商品税号已由2004年的374个增至2007年的1449个,降税范围基本涵盖了现阶段香港本土所有产业。
据悉,香港零关税受惠产品种类、税号持续不断扩大。2004年“零关税”实施初期,内地进口的香港CEPA项下受惠货物共10个类别、67个税号;至2007年5月,受惠货物类别已增至14个,受惠税号达294个,分别增长了40%和3.39倍。
近年从香港进口增加的货物类型,主要来自于食品类、纺织原料、服装和机电产品等。说明香港传统优势产品受惠“零关税”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药品、着色料在内的化工品,三年多来进口一直逐年增长,目前该类产品受惠总值为5.65亿美元,占总受惠进口港货的53.22%。
海关表示,“零关税”受惠产品覆盖面越来越广,为此前因经济转型而陷入困境的香港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内地市场,大大提高了港产品在内地的竞争力,为香港制造业的复兴和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港货立足华南挥师腹地
目前,华南地区仍然是进口“零关税”港货的主要销售地。不少港商表示,华南地区与香港毗邻,交通运输便利,生活饮食习惯与香港相近,所以港产货物在华南市场较受青睐。据海关调查,广东七个口岸均有进口CEPA项下受惠货物,受惠货值为7.27亿美元,占总受惠货值的68.43%,税款优惠达4.97亿元;其中深圳口岸在通关票数、受惠货值上均列全国之首,进口票数达10282份,受惠货值为3.01亿美元,占全国总受惠的28.31%,税款优惠2.43亿元。
不过凭借零关税政策带来的成本优势和本身的品牌效应,香港产品陆续开始进军内地腹地开拓市场商机。这种现象从去年开始愈演愈烈。
海关透露,2006年,港产光纤、光缆和铝合金板等开始经武汉口岸进口,港产着色料经长沙口岸受惠进口,受惠货值分别为191.88万美元和45.7万美元;2007年1-5月份,港产机电产品、服装开始进入昆明和重庆市场,受惠货值分别为41.26万美元和4万美元。随着CEPA不断的深入实施,港产品在内地市场的发展已逐步形成“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
“零关税”复兴香港制造业
CEPA零关税,深刻地影响了香港的制造业结构,香港一些原本并非优势的制造业迅速崛起,传统机电制造业则有所复苏,“多元化制造业”的格局开始在香港成型。
根据海关总署深圳原产地管理办公室的统计,塑料制品、食品和金属制品等行业悄然在香港崛起。以“初级形状聚苯乙烯”为主的塑料制品受惠零关税,进口货值不断增长。2004年受惠货值仅为1360.63万美元,2005年、2006年分别达到4368.49万美元和8314.39万美元,激增2.21倍和5.11倍。此外,随着降税范围逐年扩大,港产月饼、糖果等较受内地市场欢迎的产品开始享受零关税进入内地市场,促进港产食品受惠进口大幅增长,2005年、2006年受惠进口分别达到2112.35万美元和3410.75万美元。金属制品2004年受惠货值仅为251.32万美元,到2005年、2006年也分别激增至1818.56万美元和3086万美元。
海关同时指出,零关税政策也惠及香港传统的机电制造业。过去受高地价、高人工等经营成本因素影响,香港机电制造业不断萎缩。近几年零关税政策实施,从2005年开始,香港生产的“钻探机械零件”、“履带式钻机”和“载年客电梯”等机械产品开始陆续进口内地市场,表明零关税政策促进香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效果开始显现。
本报记者 姚志德 通讯员 陈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