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四川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大力实施“十大惠民”行动,深入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化了党的先进性建设。
为深入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四川省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确立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工作主题,提出并实施了以“就业促进行动、最低生活保障行动、教育资助行动、医疗保障行动、农村交通建设行动、饮水安全行动、农民工培训行动、农村安居行动、扶贫解困行动、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十大惠民行动”。省委、省政府制发了《“十一五”时期“十大惠民行动”方案》和《2007年“十大惠民行动”实施方案》,组建了由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和省级综合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协调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明确1—2个省级部门作为责任主体。围绕实施“十大惠民行动”,省委在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县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中集中开展了作风整顿建设活动,按照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要求,大力倡导“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用真心、动真情、下真功参与惠民行动,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为了群众,推动了“十大惠民行动”的深入开展。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办好实事惠民
为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四川注重从群众最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十大惠民行动”的着力点。一是努力解决“四难”问题。省委省政府把解决群众上学难、就医难、饮水难、行路难的问题作为重点,今年全省财政投入资金350多亿元,推动公共教育向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全省80%以上县(市、区),力争打井30万口解决100万农民饮水困难,建成通乡通村公路10000公里。二是促进就业再就业。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行动”、“再就业援助月”等活动,深入做好就业再就业信息咨询、技能培训、寻岗建岗等工作,力争在城镇新增就业52万人,在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25万人。全省街道社区党组织共建就业服务机构12000多个,纳入就业服务机构工作范围的下岗失业人员34万名,全部参加了社区再就业培训。三是狠抓扶贫解困。针对全省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状况,各级党组织深入实施新村、劳务、产业、教育、卫生“五大扶贫工程”,大规模开展了“部门帮村、党员帮户”活动,省市县三级1.6万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近3万个村,21万名党员干部帮扶生活困难群众56.3万户。去年以来共捐助资金1.67亿元,赠物折价7700万元,引进项目11万个,帮助39.8万户困难群众实现了脱贫。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情贴心亲民
为使惠民行动真正成为“民心工程”,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听取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出台了《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重要来信来访要高度重视。规定市(州)党委、政府建立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制度,每周不少于1天;县(市、区)党委、政府实行群众来访接待值班制,保证每个工作日有1名县级领导现场接待或参与值班;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对群众来信来访的阅办率必须达到100%,确保了人民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和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了“三定四包”,即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限,包调查研究、包协调处理、包督办落实、包教育稳控,确保案结事了,努力把矛盾和问题消化在基层。为落实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省委在总结近几年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大力推行了“公推直选”、“社会评价”、“三联”制度、开放基层党务和规范全委会运行等“五项制度”。近两年来,全省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部实行“公推直选”产生;各级党委共有1.1万多名党委委员联系6.2万多名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24万多名、党员联系群众190多万名;普遍推行了政务、厂务、村务、居务和基层党务公开,推广了公示、听证、咨询等制度。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走进群众,嘘寒问暖、拉家常,开展“十问”活动,即问心情、问家事、问病痛、问技能、问职业、问负担、问住房、问工作、问生活、问困难。今年以来,全省县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2.8万人次,走访慰问群众48万人次,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0.8万个。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