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循环何时休
■地方经济半月谈■王海坤
6月11日,就在太湖蓝藻危机刚刚消散,无锡的百姓勉强能喝上一口放心水时,蓝藻阴云又在与太湖相距不远的巢湖上空集聚。
据新华网安徽频道的报道,当日,有记者驱车到巢湖岸边,巢湖西半湖的水面已被密密麻麻的蓝藻“染”成了绿色,放眼望去看不见尽头,空气中还带有一丝腥味。
据安徽省环保局现场调查和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卫星遥感影像图分析,巢湖西半湖出现活体藻类的面积约有40平方公里。虽然目前有些水域并没有形成连片的蓝藻污染,但巢湖市有关专家称,由于巢湖的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已经具备了蓝藻疯长的条件,只要光线和温度合适,随时都有大面积爆发的可能。巢湖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对此,安徽省环保局日前已经启动应急预案,全力预防蓝藻爆发。其新闻发言人还表示,万一巢湖有大规模蓝藻爆发,安徽环保部门将马上配合水利部门从长江调水,改善巢湖的水质,保证巢湖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小的蓝藻何以要为难人们赖以生存的湖水,一再爆发威胁人们的饮水安全?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在总结太湖蓝藻事件的时曾明确指出,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因为这些年在太湖的治理中,氮磷没有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太湖湖心区平均氮磷的含量分别比1996年增加了2倍和1.5倍。太湖呈全湖性的富营养化趋势。
而深挖湖水富营养化的根源,明白的人都知道与排污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不断地向湖中排放,导致了湖水富营养化,而湖水的富营养化造成了原本安分的蓝藻种群疯长,进而腐烂掉之后污染水源,出现饮水危机……这一切显然是呈连锁式反应。危机出现之后,人们又不得不被动地做着化解危机的努力。
以太湖蓝藻事件为例,国家环保总局和江苏省政府、无锡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立即拿出并实施应急方案:启动补水机制,从长江向太湖进行补水;实施化片分工,建围挡打捞,安排专人采用打捞的方法把蓝藻捞出来;全面排查涉及排放磷、氮的企业,超标排放的一律停止,达标排放的也要根据太湖湖体中氮、磷的承受能力实行限产、限排;要求地方政府要制定蓝藻爆发的应急预案;研究为太湖流域购买捞藻船的可行性,以便从太湖流域发生蓝藻开始就派人进行打捞。
无论是调水、打捞、限排,还是买捞藻船,即便如此劳师动众、亡羊补牢,但还是不能彻底摆脱太湖再次被污染的命运。其原因就在于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氮、磷等物质不仅在水体里,甚至在湖底淤泥里的含量都非常高。
如果对沉积在湖体淤泥里的有机物和有害金属元素不加以清除,就会年复一年的重复污染,无法彻底改善水质。如果通过清除被污染的淤泥来解决问题,可以想见,像太湖、巢湖这样面积动辄就上千平方公里的湖,进行如此大的工程要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不难看出,湖水污染事件出现了一个头尾相连的恶性循环:污染——蓝藻爆发——化解危机——继续污染——蓝藻再爆发——再化解危机。
与这个恶性循环并行的还有一组数字:2005年太湖一期治理工程落下帷幕,总共投资约100亿元;二期治理工程预计要投入1000亿元老。面对这花出去的100亿和尚未全花出去的1000亿,笔者不得不问,这么多的钱换回来的还是一个重复被污染的太湖,究竟意义何在?
无疑,要想彻底拯救湖水,就必须打破这个恶性循环,而打破恶性循环首先需要破除传统的“末端治理环保模式”,从根源上清除隐患,遏制排污。
然而,现实似乎与此落差较大。不论是市场力量对监管层的渗透,还是政府官员权力寻租,抑或是地方官员过分强调政绩的短视。最终都使政府对环境监管不力。近日,《南方都市报》的文章谈得更透彻:到底谁在重视今天中国的环境危机?现实的答案是,企业没有心思重视,官员没有动力重视,民众没有能力重视。
这样的现实,如何能做到遏制排污?污染源源不断,恶性循环何时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