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记者来到外形酷似水晶皇冠的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看到里里外外都是忙碌的身影——7月4日,她将迎来诞生后的首次比赛——北京国际女足邀请赛沈阳分赛区比赛,2008年奥运会足球比赛的“热身”测试就此开始。
目前,体育场的硬件设施已完全达到了奥运会比赛的要求和标准。
中标工程管理项目后,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工程部经理王跃平就和一支团队从杭州来到了沈阳。
“我们没有机会置身奥运赛场为国争光,但是作为一名工程建设者、管理者,能参与到奥运工程中来,这是我一生的幸运;对公司,是最值得骄傲的业绩。”
从1983年起就一直和建筑打交道的王跃平,20余年,大大小小的工程参与了几十个,其中包括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但为奥运工程服务还是头一次,“也可能是我这辈子唯一的一次,所以,来沈阳后,很激动,很兴奋,加上工期非常短暂,每天都在玩命工作,压力很大,责任感也很强,想为奥运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难以想象,眼前矗立的这座能容纳6万观众、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体育场,居然是2006年3月1日才开工建设的,距今不过15个月。王跃平介绍,正常情况下,这样标准和规模的工程,整个设计建设工期应该在60个月左右,而沈阳奥体中心的设计方案于2005年12月28日才最后敲定,真正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18个月。“不到两年的时间,除了春节,平时基本不回浙江;甚至今年沈阳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雪,我们也没怎么休息。我们对所有的工程都很认真,但奥运会工程意义更重大,我们更要一丝不苟。”
值得欣慰的是,虽然工期短暂,沈阳奥体中心仍创造了国内同类工程多项第一:钢结构桁架主拱跨度全长达360米,这在全国所有钢结构工程中为第一跨度;所有的基础桥梁连接在一起形成钢性片网,承受4个钢结构主拱墩的水平推力,其中每个主拱墩的水平推力约3600吨,这种设计是全国首例。建设中的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已经获得多方好评。深圳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承办权后,也要赶造一座综合性体育场,到国家体育总局求救。总局有关负责人推荐他们到沈阳学习“怎样又好又快地建一座体育场”。
王跃平说,作为管理公司,按照合同和惯例,他们将一直跟踪到奥运会比赛结束,过了这段“保修期”,才撤离沈阳。奥运会足球比赛时,自己虽然不是球迷,但一定要在现场亲身感受一下奥运会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