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先生死了一千多年,后人对这个人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基本上是褒多于贬。褒者,多为喜欢看文学著作的人,贬者,多为喜欢看历史著作的人。历史研究者当然属于经常看历史著作的人,因此,西安多位学者要将诸葛亮拉下神坛,称其军事才能稀松(《三秦都市报》6月16日),也不奇怪。
一群学者聚在一起,欲将一个作古千余年的人拉下“神坛”,其治学的严谨程度值得学习,尽管他们的论证结果无异于说“正确的废话”,比如其缺点太多,其军事才能有限,其后期有很大失误……
学者们开会阐述的历史观点,有什么新意吗?这个当然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比如,那些只能依靠广播收听长篇评书《三国演义》了解诸葛亮的人,肯定会觉得有新意,但遗憾的是,他们几乎不会读到有关一群学者“拉诸葛亮走下神坛”的新闻报道,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有限。而那些有文化的人,多数已经知道历史学家陈寿先生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在其著作《三国志》里对诸葛亮做了上述评价。自明朝末期的文学家罗贯中先生写出《三国演义》以来,无数的历史学者就开始对诸葛亮其人进行过喋喋不休的争论。
因此在我看来,诸葛亮从来就没有在“神坛”上呆过,至少在明朝灭亡之前或者说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前曾经活着的人们,不会认为诸葛亮是“神”。所以,拉诸葛亮下“神坛”的背后,不能排除有人想让自己走上“神坛”的实质。
任何一个真正治学严谨的人都不能否认“人无完人”、“神仙也会犯错”的现实,也不会仅因文学作品与历史著作出入大,而批判文学的不是。即使是研究历史文献,我们也会发现,三国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史籍中存在较大出入。如对“赤壁之战”的交代,《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历史著作都不相同。再如被公认为比较权威的《三国志》,就有人质疑其作者陈寿对诸葛亮有偏见,而没有把诸葛亮的形象写得像罗贯中的小说那样理想。原因是,陈寿的父亲陈式是马谡的参军,马谡被诸葛亮杀掉后,陈式受到影响,卷铺盖回了老家。
古代学者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姑且存在差异,所以今天的平民百姓自然更无法分清谁是谁非。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部历史著作都没有神化过诸葛亮,大部分史书对诸葛亮的政治才能与军事才能,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赞与弹。后来的历史学家对诸葛亮的评判与争论,无非都是建立在古代学术资料上,而不可能亲自跑回三国时期考证一番。但是,为何还有人仍在拉诸葛亮走下“神坛”的问题上原地踏步呢?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在跟一部小说较真。《三国演义》的问世,使诸葛亮成了一个深入人心的概念——“睿智”,就像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勇敢”的化身一样。果真要与文学作品较真的话,那么,历史学者是不是也需要批判一下《西游记》、《封神演义》等这些小说,并向世人宣布:唐玄奘并没有收过动物徒弟,商朝的妲己也并非狐狸所变?
广大劳动人民心目中的“神人”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历史人物,而只是一个文学形象。历史学家如果试图让学术改变广大群众心目中的诸葛亮形象,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销毁《三国演义》。这样的设想,就像欲把诸葛亮拉下“神坛”一样荒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