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孟娜 李亚杰刘娟)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宣布,国务院68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过去几年间共取消和调整了半数以上的行政审批项目,为构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迈出重要一步。
此间专家认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樊崇义说:“通过改革,各地区各部门较好地解决了审批事项过滥、审批程序繁琐等问题,遏制了利用审批乱收费、滥用审批权利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据悉,国务院68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和单位原来共有审批项目3605项。2002年10月、2003年2月和2004年5月,国务院分3批共取消和调整了1795项审批项目;对涉及9部法律的11项审批项目提出了取消和调整的建议,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上述9部法律的修正案。至此,国务院部门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1806项,占总数的50.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取消和调整了半数以上的审批项目。比如,浙江省先后开展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从3251项缩减到630项。重庆市2006年共取消、调整或停止实施行政审批项目312项。
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前正在组织进行新一轮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和处理工作,争取近期再取消和调整一批审批项目。”
他说,事实证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廉洁高效政府的必要措施。
过去,中国行政审批领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审批事项过多过滥,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妨碍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审批程序繁琐,审批环节过多,时限长,效率低,不能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办事透明度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等。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在被取消和调整的审批项目中,有的可以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主决定,有的通过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还有的可以交给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实行自律管理,予以取消或调整。
“这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逐步改变政府角色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为更加合理地界定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中的职能,更有效地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奠定良好基础。”他说。
中国各地还就行政审批制度作了一些创新。福建省泉州市日前启动“全程式网上审批”模式,市民和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申办有关审批服务事项,有效地减少了人情审批、违法违纪审批。河南省郑州市各行政机关派出首席代表进驻办事大厅,以提高办事大厅工作效率。首席代表进驻后,审批办结申请所需时间平均缩短15天。
国办:集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
7月15日前需完成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向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出通知,要求对现有行政审批项目进行集中清理,“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调整的必须调整”。这次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工作,将在7月15日前完成。
现在,一些行政机关仍然掌握着大量的行政审批权,其中不乏因为运行不规范而沦落为摆设的审批,容易出现权力滥用和权钱交易。这就需要在进一步减少和调整行政许可事项的基础上,规范审批程序、方式,明确各个审批环节的标准、条件、时限和相应的责任,及时向社会公开审批进展,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特别要在容易发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部位,完善监管制度。
行政审批改革进深水区
靠审批获利部门成难点
国务院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至今已6年;《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至今近4年。
三轮审批改革,砍掉过半项目。有人说,行政审批改革成功结束了;有人说,即将结束了;更多的信息则表明,审批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区,硬仗刚刚开始。迎面而来的新一轮行政审批改革,将触及哪些深层次矛盾?该如何撬动新的难题?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
:就项目清理论项目清理,会出现反弹反复
“改革将触及更深层次矛盾”:靠审批权获利颇丰的部门,将成为改革难点
“警惕行政许可法成半截子工程”
:中央各部委的组织法建设,要尽快提上日程
评论
设置行政审批权的初衷是追逐政府所设想的公共利益最大化。但是,在实践中,行政审批却被异化为谋取部门利益最大化的工具,滋生出大量腐败现象。以深圳市为例,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深圳市建市以来因腐败而被绳之以法的干部90%以上都涉及行政审批,其中又有67%集中发生在土地、建设工程、产权交易等审批项目多、容易发生腐败的领域。
(责任编辑:安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