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政

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如何确保粮食安全?

  新华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董峻)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农业自然灾害总体呈加重趋势。

  资料显示,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情况看,虽然年际间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加重的(1960年和1961年的特殊年份除外),2000年达到最高。

其中,1991年至2003年,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分别在8亿亩、4亿亩、1亿亩的高位上波动。近3年农作物年均受灾面积5.74亿亩,因灾损失粮食730多亿斤,农业直接经济损失950亿元。

  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据这位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方面的自然灾害种类增多,强度加大。目前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干热风、洪涝、台风、风雹、低温冻害、早霜等。而在诸多灾害中,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是干旱。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去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550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945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4)。农业年用水量在3600亿立方米左右,约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64%。每年农业灌溉缺水300亿立方米,8亿多亩灌溉农田中约有1亿亩得不到有效灌溉。根据国家水资源发展规划,到2030年灌溉用水供给量将基本维持零增长,农业用水矛盾将更加突出。

  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决定了旱灾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大灾种。从全国旱灾危害的情况看,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干旱危害一直呈加重趋势,21世纪初达到高峰,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危害依然严重。据专家分析,每年因干旱损失粮食占各种农业自然灾害损失粮食的60%左右。干旱严重的2000年和2001年,损失粮食比例均超过70%。近3年干旱较轻,但损失粮食比例仍达40%至50%。

  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干旱偏重发生的态势已经显现。去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1摄氏度以上,全国平均气温仅次于1998/1999年,为历史同期第2高值。同时,大部地区降水偏少,致使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给秋冬季农业生产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最新统计,截至5月17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24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多4500万亩。同时,897万人、752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目前全国受旱区域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华北、西北、黄淮及东北西部,南方的海南、云南、四川、重庆的局部地区旱情也比较严重。

  应对全球气温变化对粮食生产影响,今后的重点是解决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这位负责人说,目前我国灌溉水平均水分生产效率为每立方米1公斤粮食,低于发达国家水平50%以上,说明发展农田节水潜力很大。有关研究表明,通过发展农田节水,在灌区小麦和水稻生产上具有节水360亿立方米的潜力,在旱作区增加自然降水利用效率上具有260亿立方米的潜力,相当于解决到2010年农业用水缺口的40%。

  为此,农业部今年起把农田节水作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进行系统规划、整合投入、强化落实。总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立足田间节水,遵循需水规律,结合区域特点,改革耕作制度,优化种植布局,配套田间节水设施,集成创新节水模式,普及推广节水技术,完善监测服务网络,形成蓄、保、集、节、用一体化的农田节水格局,着力提高水的生产效率。

  田间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配套,是实现农田节水的关键性措施。针对田间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农业部将在灌溉区开展田间微型节水工程建设,平整土地,改造畦块,完善田间灌溉末级渠系,配置田间软管送水、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备等,提高农田灌溉的调控能力。

  农田节水技术普及与推广是保证基础设施发挥作用和提高水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农业部已探索形成了九大农田节水技术模式,将根据区域性水资源特点,结合优势作物和特色产品生产,因地制宜建立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农田节水技术集成示范区,展示技术效果,带动周边农户,扩大技术覆盖范围。

  此外,还将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逐步探索建立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节水高效农作制度,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资源性缺水地区,扩大低耗水作物种植面积,选用耐旱品种,改革种植制度,努力提高作物需水与自然降水在时空上的一致性。工程性缺水地区,实施水旱轮作,发展间作套种,努力减轻季节性干旱的影响。灌溉农业区,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优化粮食作物品种,积极推进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发展,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分生产效益。

  同时,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加强节水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农田节水技术推广机构,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队伍。针对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和农业生产特点,完善技术服务手段,规范农田节水技术,配置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网络,定期测定和发布土壤墒情信息,为适水种植、抗旱减灾和合理配置土肥水资源提供依据。研究开发节水农业信息网站,建立信息采集和发布平台,提高农田节水技术服务水平。

  我国目前拥有13亿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20%,然而耕地面积仅占全球的7%,所以,粮食安全一直是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我国农业生物技术项目已聘用2000名科学家,分布于200家政府资助的实验室,约680万农民正在种植生物技术农作物。我国农业科技未来该如何进一步发展?为此本报独家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

  一则来自权威机关的信息令人陡增几分忧虑。中国国土资源部12日公布了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净减少460.2万亩,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9亩,逼近18亿亩的“红线”。

  东北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危及粮食安全

  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无论是粮食的产量、商品量,还是人均占有量和调出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前列,曾被称为中国的“粮食市场稳压器”、“中国最大的商品粮战略后备基地”。然而,记者在东北地区采访时却发现,东北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投入,导致农田水利无人问津,粮食“露天囤”现象突出,给粮食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006年末,中国迎来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周年的日子。在央视经济频道隆重的纪念晚会上,黑龙江省一个农民家庭的故事吸引了众多目光。世代靠种大豆为生的夫妇俩,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谋生———随着价格低廉、出油率高的洋大豆越来越多地涌入中国市场,种大豆只会越赔越多。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安世者)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矛盾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