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报
潘宗光:做一个大学校长能做的
我们来到香港理工大学的那个上午,明媚的阳光让红砖红瓦的校园在绿树、蓝天的映衬下,显得非常宁静、美丽,舒展的国旗就迎风飘扬在校园中心楼前。校长潘宗光告诉我们,每天在校园内升国旗,这是他在香港回归后做的第一个决定,十年来从未间断过。
认同自己的祖国
曾经在外国念书的潘宗光给我们讲述了他当年的一个小故事。
1964年,他在英国念书时,虽然很多英国人是他的好朋友,但他们看不起中国,说如果没有英国,你们中国人管不好香港。
潘宗光说,这件事情给他最大的启发,就是当外国人看你的时候,不仅看你个人,还要看你的国家。国家弱的时候,人在外国就不被真正尊重。
国家的强大,增强了潘宗光对国家的认同。所以,上世纪60年代末,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等完成学业后,虽然有一、两份不错的工作在等着他,但他还是决定回香港,他希望将自己的知识教给自己国家的年轻人。
之后在回归前那段时间,潘宗光受邀请担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为此经常到北京开会。他说,就在这些开会过程中,他了解到,中央很有诚意落实“一国两制”。
但香港的年轻人没有他这些经历。他们从小接受港英政府的殖民教育,他们的长辈有的因为各种历史、政治原因从内地来到香港,向他们传递的信息也让他们对回归没有信心。他们对国家的了解非常单薄,怎么去谈感情?怎么去谈认同?
“我作为办教育的人,怎样在我这个层面增加年轻人对国家的认同?”
潘宗光说,他决定在校园里每天升国旗,一方面是为了体现香港回归后国家的主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那飘扬的国旗,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更多了解、认同自己的祖国。此外,为推动香港与内地语言沟通,香港理工大学实行"两文三语"教学,即书写方面有中文、英文,言语交流表达方面有汉语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他还在学校里开办了通识教育(CHINASTUDIES)。因为他知道,在香港这样一个中西文化杂处的地方,让年轻人只吸收外国东西,而对自己本身的文化不了解,那是本末倒置。
为国家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香港理工大学校园的边上,一处工地正热火朝天地赶着进度。潘宗光说,那是他们正在兴建的一个"教学酒店",预计2008至2009学年就可以正式启用了。他向我们介绍,这个五星级酒店建成后,将楼下教书,楼上酒店。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实地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就连锁酒店的标准开展科研工作。此外还将为国内东南部的酒店培训管理人员,为国内学校培训相关专业的老师。
香港理工大学是个以应用专业见长的大学,理工大学提供40多个本科专业,均以实用见长。很多强项课程比如纺织、制衣、设计、酒店管理等,都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2005年8月,国际权威的《酒店及旅游研究期刊》在对全球3千所大学评估后,刊登的分析排名,香港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在发表研究论文方面全球排名第四,也是全亚洲之冠。
潘宗光说,国内酒店管理方面现在非常缺乏自己的高级、专业人才,都是请美国管理人员。我们一定要为国家培训这方面人才,而且是有中国特色的专业人才。
潘宗光还特意向我们介绍了理工大学的另一个"特色专业":医疗康复专业。
2004年,在教育部、卫生部和香港华夏基金会资助下,香港理工大学和XXX大学联合开办"物理治疗(康复)硕士学位课程",这是第一个获得国家认可的正规康复治疗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国际认可的物理治疗(康复)师,填补国内相关医学教育的空白。潘宗光知道,这个项目前景非常好,对国家也非常有帮助,但并不好做。这个硕士课程,主要是培训已经有资格的医生。因为都是从香港直接派教师去内地教学,这些教师需要按照香港标准支付工资,学费比较昂贵,学生全部承担有困难,所以潘宗光还有另外一个事情需要张罗:寻求赞助支持。
两年下来,首届毕业生已经在2006年毕业了。潘宗光说,经过两年实践,他们可以为2008奥运会提供服务。再过5年,等这些毕业生有了更多的经验,他们可以去当老师带出更多的学生。
潘宗光告诉我们,去年5月,香港理工大学还与中国奥委会科教部签署科技合作协定,派出医疗及社会科学院的专家队伍,协助国家奥委会为备战北京奥运会而安排的培训、科研和医疗康复工作。
近年,香港几家大学纳入内地高考招生计划,一时间媒体上甚至出现了香港大学和内地知名高校争夺优秀生源的"大战"。对此,潘宗光有自己的看法。他说,香港回归后成为国家的一部分,香港的大学作为国际化的大学配合国家各个大学的发展,这样多元化对国家更有好处。从这一点出发,香港高校可以在维持国际性教育模式、尽量融入东西方教育方法基础上,和祖国内地各个大学合作,共同为国家培养人才服务。做了17年校长的潘宗光,看着理工大学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社会,成为推动香港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栋梁之才,这是他最大的欣慰。
推广中华文化的科学家
潘宗光是个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他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研究,1979年以研究维生素B12的成果获伦敦大学科学博士资格,1985年、1991年两度问鼎诺贝尔化学奖提名适当候选人。但近年来,潘宗光却从另外一个角度为很多人熟知。
"你们看我的办公室有什么特别?"
位于理工大学李嘉诚楼顶层的校长办公室,宽敞明亮,窗外近处的校园红色建筑和不远处维港的蓝色海面,组成一幅颜色热烈的图画,但窗内,却是一整面墙的《乾隆大藏经》和几尊材质不同的佛像。
潘宗光长期潜心佛学,曾相继推出《心经与生活智慧》、《佛教与人生》和《佛教与企业管理》等著作。在他看来,学佛是为了追求对人生的觉悟,
"我和很多政协委员有共识,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库,我们要努力去推动、推广她。这些年我用英文、用简体字写书,在大学讲课,就是希望年轻人对佛教文化有一个正面的理解,而不是迷信。"潘宗光说,现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资讯科技空前发达,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处在疾风般变化万千的环境中,如何使心灵平静自在,成为现代人的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多年来,他到处举办讲座,把自己写的书送给这些青年人,以亲身经验指点青年人,他希望更多年轻人明白,只有改善自己的心灵,才能改善自己的命运和人生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