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伦敦6月20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20日报道,英国外交部负责气候变化问题的官员约翰·阿什顿说,中国在控制排放和高效使用能源方面作出了努力,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加问题上指责中国是没有道理的。
6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科技部部长万钢。新华网姚勇摄
阿什顿最近刚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他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时说,中国已制定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国性策略,努力控制排放和高效使用能源。他同时指出,中国居民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
报道说,绿色和平组织在英国的负责人也认为,对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美国、欧盟、日本也应负起责任。
西方国家将工厂设在中国,从而将西方国家废气排放的一大部分转移到了中国。
我国将加强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
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记者邹声文 孙闻)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委14日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提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时,将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促进国际技术转让。
专项行动明确提出,要将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合作纳入双边、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提升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中国首次出台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
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记者邹声文孙闻)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委14日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以全面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
近年来,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去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确定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这两个指标一旦完成,中国就会在减排温室气体方面为全球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积极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科学技术
新华网北京6月7日电(记者吴晶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明显,中国正在积极发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科学技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针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近年来,中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等都将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作为重点纳入其中。刚刚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更是提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
联合国官员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案表示欢迎
新华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刘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沃·德博埃尔5日在荷兰海牙表示,中国通过提高能源部门效率以应对全球变暖的做法是一种积极的行动,“非常令人鼓舞”。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安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