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20日电(记者程刚林洁实习生张壮乒)经初步调查,6月15日发生在广东佛山的九江大桥船撞桥梁事故,主要原因是船舶航行中突遇浓雾,船长疏忽瞭望,采取措施不当所致,是一起船撞桥梁的单方责任事故。
交通部和国家安监总局今天联合通报了对这起事故的初步调查结果。6月15日,广东佛山市南海裕航船务有限公司经营的“南桂机035”轮从佛山高明开往顺德途中偏离主航道,触碰325国道九江大桥非通航孔的桥墩,造成九江大桥部分桥面坍塌,“南桂机035”轮沉没。初步调查有4辆汽车坠入河中,造成9人失踪。
九江大桥由原广东省计委批准计划任务书,由原广东省建委批准初步设计,1988年6月10日完工,由原广东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检验评定,1988年7月广东省交通厅组织了交工验收,1990年6月原广东省建委组织竣工验收,鉴定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九江大桥曾于199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获得国家优秀设计铜奖。
肇事船只并非万吨货轮,只是千吨小船,“获奖大桥”为何如此“不堪一击”?事故刚刚发生,舆论即发出上述质疑。舆论吁请政府有关部门对大桥的设计、施工、监理者进行认真调查,并将处理结果公之于众。
今天,广东省交通厅在广州举行新闻通报会,对舆论质疑问题作出正面回应。专家组评估认为,九江大桥坍塌事故与大桥本身的设计和质量无关。6月19日,事故技术安全鉴定勘测组邀请广东省内外专家成立专家组,在佛山市召开国道325九江大桥技术评估会议。
据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事故技术安全鉴定勘测组组长陈冠雄介绍,九江大桥两孔160米通航孔即主桥墩按横桥向船舶撞击力1200吨进行防撞设计,南、北两侧非通航孔桥墩按横向撞击力40吨进行防撞设计。事发时,“南桂机035”号船舶偏离航道,误入非通航孔,直接撞击到23号桥墩,该船产生的横桥向撞击力远远大于40吨的防撞能力,导致四孔非通航孔桥面坍塌,同时致使未坍塌的相邻桥孔严重受损。
九江大桥非通航孔桥墩按横向撞击力40吨设计是否过小?专家组副组长、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廖朝华认为,九江大桥所处的航道是能通行3000吨级船舶的一级航道,通航孔桥墩按横桥向船舶撞击力1200吨防撞设计是合适的,但我国对于非通航孔桥墩防撞能力没有一个标准,他认为九江大桥非通航孔桥墩按横向撞击力40吨设计也是合适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据悉,交通部门已组织专家对九江大桥修复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正在制订修复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