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归野外
接下来该怎么办?
当时,人们面临两难选择,是让野放的第一只大熊猫回到圈养场,还是让它在野外继续自己的使命?
“只有在野生的条件下,大熊猫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
经过20多年的钻研,中国科研人员已基本解决了大熊猫圈养繁育中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成活难的“三难”问题,使得全国圈养大熊猫种群得以快速发展。这是一个伟大的拯救大熊猫计划的第一步。
目前,中国圈养大熊猫种群已有217只,其中,仅卧龙研究中心就有119只。“现在的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已完全能够保证我们扩大野外放养规模的要求。而整个地球上,在野外大熊猫却只有1590多只了。”
经过专家认真研究,2006年12月30日,“祥祥”被再次放到“五一棚”白岩区域,继续独立的生活。
科研人员继续用无线电定位仪监测“祥祥”的活动情况。2007年1月2日和4日,科研人员两次进行较近距离观察,发现“祥祥”的食欲、精神及活动基本正常。
2007年1月7日上午,科研人员跟踪“祥祥”时,发现无线电接收信号很微弱,多处搜寻,没有发现“祥祥”,最终无线电信号消失。
2月19日下午,搜寻人员意外地在大雪覆盖的“转经沟”雪地上发现了“祥祥”的尸体,它佩戴的颈圈已损坏……
圈养大熊猫放野以失败告终。
“祥祥”的皮毛保存在研究中心,尸骨埋在了它生活了近1年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地区。
“祥祥”放归计划倾注了众多科学家多年的心血。大熊猫保护专家无法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
两岁开始单独生存
“祥祥”2001年8月25日出生在四川卧龙,雄性。它是圈养大熊猫中的“特别培养对象”。
“祥祥”之所以能够从卧龙上百只圈养大熊猫中脱颖而出,主要在于它有三个特质:年龄优势、身强体壮和便于参照。
周小平介绍说,专家确定入选大熊猫的首要条件为年龄在两岁左右的亚成体,而出生于2001年8 月的“祥祥”非常符合条件。据了解,“祥祥”在同时入选的大熊猫中体格最健壮,也是惟一一只在整个圈养阶段从未生过病的大熊猫。与其他同龄的伙伴相比较,“祥祥”反应敏捷,学习能力强,可塑性高。
此外,“祥祥”还有一个双胞胎兄弟“福福”,一直生长在人工圈养环境里。由于两者有着相近的基因及类似的先天条件,因此方便研究人员开展对照实验。
2003年7月8日,即将满两岁的“祥祥”就被单独放到一个海拔2080米、面积2.7万平方米的一期野化培训圈,这里面有充足的水源和竹子。
慢慢地,“祥祥”学会自己找竹子吃;不再跟着饲养员屁股跑,对进餐口哨声不再敏感,并学会采食半枯竹、多年生竹子,甚至会选择富有营养的竹叶。
在寄生虫感染高发季节,它会爬到高高的树上休息或逗留在相对干燥处;在零下十多摄氏度的严冬,它能在二三十厘米深的积雪中活动。它甚至还学会用粪便筑起温暖的巢穴;警惕地听动静,迅速找地方躲避。
经过一年多野化训练,“祥祥”对人工食物的依赖明显减少,抵抗体外寄生虫的能力和防卫意识均有所提高,体重由62公斤增加到80公斤,高于同龄野生大熊猫。
2004年9月15日,“祥祥”成功晋级,开始第二阶段的野化训练生活。它戴着无线电项圈“住”进了海拔2480米、总面积24万平方米的二期野化培训圈。
又经历了一年多风霜雨雪的考验,“祥祥”已逐渐成长为一只能够完全独立生活的大熊猫了。即使面对从小将它养大的饲养员刘斌,“祥祥”也凶神恶煞般地把他驱逐出境。
“如果在卧龙圈养大熊猫中举办一场摔跤比赛,‘祥祥’一定可以拿冠军!”专家对它的能力很有信心。
2006年2月17日,在卧龙自然保护区举行的专家论证会认为,“祥祥”已基本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可以择机放归野外栖息地进入第三期试验——完全野外放归研究阶段。
在近3年的野化过程中,“祥祥”已经野性十足:学会了自己筑巢、选择食物、标记地盘、驱逐入侵者等本领。
野外放归还会继续
虽然“祥祥”不幸在野外死亡,但“祥祥”的野放给研究人员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
“今后的大熊猫放归宜选择野生种群密度小的地方。”周小平没有想到大熊猫之间的野外争斗会那么激烈。“进一步训练圈养大熊猫的野外争斗能力很有必要,尤其是攻击打斗和防御能力。”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专家李光汉建议,“希望能改进大熊猫颈部的项圈,比如采用埋入皮下的高科技跟踪设备,避免大熊猫因为颈部的项圈影响活动。”
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说:“‘祥祥’的放归研究证明,雄性个体不易被异地野生种群接受。在下一步的放归行动中,雌性大熊猫将成为首选。”
长远来看,放归圈养大熊猫是大势所趋。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说,加大对野外种群恢复的人为辅助力度,才能使濒危物种的数量短期内有较快的增长。
科学家们有一个愿望:将恢复栖息地与短期的人工饲养以及将有关的物种放归大自然联合在一起进行,就有可能成功拯救大熊猫种群。
20世纪,大熊猫们已经退缩到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的6大山系的局部地区,其生存空间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二十多块孤立的“山岛”之上,残存于秦岭、岷山、邛崃山脉以及凉山和相岭六大山系,栖息地破碎化严重。
选择几个较大的大熊猫栖息地的毗邻结合区域,建设大熊猫保护走廊带,可以促进和实现大熊猫种群之间的迁移和扩散。
“圈养大熊猫就像熊猫社会的孤儿,要适应野性社会还要一个过程。”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介绍,圈养大熊猫放归自然,能够活下来,还不是成功,能够繁育后代,才是成功。科学家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来源:南方周末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