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毒所明年都建成劳动康复基地
新快报讯(记者 文安 实习生 陈雯 通讯员 赖国辉)明年6月底前,广州市8所强制戒毒所都将建成劳动康复基地,上万名在戒人数每天将通过康复劳动成为有技术的劳动者。
位于增城市派潭岭镇大尖山脚的广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是全市8所强制戒毒所中最大的一所,是劳动康复基地的试点单位,目前有1100多名戒毒人员在接受3至6个月的强制戒毒。除了处于脱毒期、身体还对毒品有依赖的戒毒人员和身体条件较差的人员外,约有7成在戒人员可以每天参加所内的康复劳动,每日劳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
据戒毒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所内的康复劳动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来料加工,即进行简单的室内手工加工项目,另一种是种植和养殖业。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所内开辟有鱼塘、蔬菜大棚、养猪场、养狗场、火鸡养殖场等场所,戒毒人员或在塘内捉鱼,或在棚内种菜,或在猪圈清扫,整个基地更像是一个大农场。要不是身上统一的运动服,也很难看出这些人曾是走路都不稳的“瘾君子”。
几位接受采访的在戒人员告诉记者,劳动虽然幸苦,但能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有用的人,可以渐渐忘记毒品的诱惑,增强了体质和戒断毒瘾的信心。
“要求戒毒人员进行康复劳动,一方面是去掉他们身上一些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另一方面也是让他们学到一定的技能,他们才不会出所之后又走上邪路。”广州市禁毒委员会主任常海祥告诉记者,广州市强制戒毒人员每人每半年的开销是3350元,而全市每年收戒的人数超过一万名,所需几千万戒毒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全国只有广州是这样,所以建设基地,让戒毒人员有一技之长才能更好地巩固戒毒成果。”
大案回放
1.陈炳锡制贩毒品案
被告人陈炳锡结伙大量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甲基苯丙胺(冰毒),其中被缴获冰毒12360千克;参与贩卖毒品海洛因108.85千克。陈炳锡与刘招华系同案。2006年12月,广州市中院一审判处陈炳锡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另外8名同案人分获4年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该系列案是建国以来破获的涉案毒品数量最大的制造、贩卖毒品案。
2.卢力衡制造毒品案
2003年至2004年间,卢力衡纠合同案人在从化市棋杆社区汾水村一山坳,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冰毒250千克。卢力衡分得港币50万元。2006年12月14日,广州市中院以制造毒品罪,对被告人卢力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3.刘兴祥走私毒品案
刘兴祥系澳大利亚籍人,走私毒品可卡因242.8千克,冰毒42.99千克,是到目前为止全国涉案毒品数量最大的一宗走私毒品案件。今年1月5日,广州市中院以走私、运输毒品罪判处刘兴祥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4.陈振和、李佐选等人贩卖运输毒品案
2002年10月上旬,李佐选等人将混装在10多吨石榴中的重约127.6千克海洛因运至湖南省衡阳,后将该批毒品海洛因全部运至广州贩卖。2002年12月,李佐选等人在云南昆明市将重约512千克的毒品海洛因夹藏在重约14吨的红糖中,运到湖南耒阳和广州贩卖。今年2月16日,广州市中院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陈振和死刑。
(日京/编制)
try showAd(3,0,1); catch(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