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就是由几种药品合成的“精神药品套餐”。 |
滥用人数增加范围扩大
据一些地方的强制戒毒所反映,收戒的吸毒人员中,滥用精神药品的比例逐年上升,2003年约20%、2004年约30%,2005年约40%。而且,滥用精神药品套餐现象也有向全省扩散的趋势。继在茂名、湛江、阳江、江门、云浮等粤西地区发现吸食精神药品套餐现象后,很快,在广州、佛山、肇庆,粤东地区如汕尾等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据介绍,滥用精神药品套餐,危害十分严重,注射者会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出现幻觉、癫痫抽搐等症状,人体免疫力等各项机能下降,有些人失去理智,自残自伤,大多数人员出现成瘾时间更短、短暂断药期毒瘾症状更为严重的后果,严重危害滥用者的身心健康。对此,有关执法部门也加强了打击力度。
近年查处多起相关案件
2006年3月,犯罪嫌疑人吴美珍(女,1970年生,住茂名市茂南区城南长久坡村委会旺桐村)因涉嫌贩毒被茂名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转逮捕。
据查,2006年3月,期间吴美珍将盐酸丁丙××1粒、地西泮注射液1支、苯海拉明注射液1支和注射器1支组成1套,以7~9元的价格,多次贩卖给多名吸毒人员;公安机关在抓获其时,在其家中缴获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114粒、地西泮注射液484支、苯海拉明注射液38支和注射器124支。
2006年6月,茂名市茂南区人民法院判决吴美珍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
2007年2月,汕尾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根据群众举报,成功破获了一宗以“医务所”为依托,非法出售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的毒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吸毒人员84名,查获精神药品、麻醉药品一批。
三种戒毒药搭配使用成毒品
据侦查,涉嫌贩毒的“利民医务所”自1997年以来,多次将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出售给吸毒人员。在2月27日的突击行动中,公安民警依法搜查了“利民医务所”及其负责人李某的住所,现场缴获麻醉药品美沙酮211片,国家规定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丁丙××注射液10支、司可巴比妥纳200粒,二类精神药品地西×注射液234支、艾司唑仑片4700片和盐酸丁丙××4000片,以及自制含有精神药品的“咳嗽合剂”1000多瓶。当晚,公安民警顺藤摸瓜,在“利民医务所”蹲点伏击,又成功抓获吸毒人员84名。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广东省政法委禁毒委相关负责人指出,所有的毒品事实上都是国家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通俗地说,合法使用则为药品,用于不合法则为毒品
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能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
“精神药品套餐”的主要成分都是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其机理是将丁丙××或美沙酮等药物和地西×注射液进行混合,并采用其他药物一同注射使用,以取得类似吸食海洛因得到的生理和心理快感。如果仅仅是一种丁丙××,可就没能取得这种快感
精神药品套餐这样合成
1 丁丙××
性状:主要作用是镇痛,能暂时缓解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的症状,通常被戒毒所用在对戒毒者短期与早期脱毒替代治疗上。属于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
吸食反应:吸食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晕厥、呼吸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
2 地西×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
吸食反应:适用治疗焦虑症及各种神经官能症、失眠、治疗癫痫。长期大量服用可产生耐受性并成瘾。
3 盐酸×××注射液等其他药物
吸食危害:久服骤停可引起惊厥、震颤、痉挛、呕吐、出汗等戒断症状。用药过量有头痛、言语不清、震颤、心动徐缓、低血压、视力模糊及复视等。有嗜睡、疲乏、头昏及共济失调(走路不稳)。超剂量可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动作失调、肌无力、言语不清、精神混乱、昏迷、反向减弱和呼吸抑制直至死亡等,也可引起精神错乱、关节肿胀、血压下降等。
戒毒所售卖毒品流程
第1步:虚开药量
负责开药的人虚开药量。例如,原本戒毒人员每天需要的药剂的药量是2片,而开药人就将药量开大,增至4片
第2步:出售药品
开药人将自己手头积累下来的“多余”药品偷偷卖给药店或吸毒人员
第3步:合成毒品
药店人员或吸毒者将丁丙××等其他药物与地西泮注射液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使用制作成有吸食海洛因效果的新型毒品“精神药品套餐”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