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6月23日电(记者 汪林义 姜帆)无锡目前正逐渐从太湖蓝藻暴发引发的公共水危机中恢复过来,但水危机深深刺痛了环太湖沿岸各利益攸关方的神经,“联合治污”成为太湖流域的必然选择。“蓝藻危机”会助推长三角一体化迈开实质性的步伐吗?
太湖污染,呈现“一体化”趋向
太湖蓝藻不仅在无锡引发了水危机,也引起太湖流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目前,太湖蓝藻已呈全湖性分布;在东太湖苏州水域,蓝藻暴发还导致了大量鱼类死亡。
刚刚卸任的浙江省嘉兴市环保局原局长潘启明告诉记者,“蓝藻危机”告诫人们,一直以来太湖上游受益、下游遭殃的格局正在改变。太湖污染已呈现“一体化”趋向,环太湖各方没有谁能够置身其外。
嘉兴市位于太湖的下游,长期以来承受着上游地区的发展之“痛”。据介绍,嘉兴地表水质均低于五类标准。为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嘉兴市付出了上百亿元的代价,自来水每吨价格达2.55元,远远超过周边地区的水价。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环太湖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目前以其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然而,随着环太湖地区经济的腾飞,太湖却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一个公共“污水盆”。
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太湖流域的饮用水源地水质以二类、三类为主,有32%的水体水质不能达到饮用水要求。其中,局部地方的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劣于四类水体。
无锡水危机过后不久,有人对当地最大的取水厂南泉水厂的设计提出质疑:为何不把取水口放到距离岸边更远、湖水更清洁的地方?南泉水厂负责人袁松解释说,上世纪90年代建厂的时候,这里还是水清见底。如今整个太湖水都污染了,即便将取水口前移,又能移到哪里呢?
太湖之病,为何久治不愈?
太湖病了,却非今日之事。1991年,太湖就发生了首次大规模水污染,曾严重影响了上海市的饮用水源。自2001年起,太湖开始年年暴发大面积蓝藻,但以今年为甚。
无锡水危机过后,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直言,太湖蓝藻暴发的原因,有天灾更有人祸。在官方对太湖事件定性的背后,是环太湖区域长期无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累积的危机。
早在上世纪,有关专家就已“诊断”出太湖的病因,并开出了高达上千亿元的药方。然而,尽管环太湖各方对太湖污染的原因及后果心知肚明,却没有一方真正愿意为之痛下决心,太湖治理工程制定的“让太湖水变清”的目标也变得遥不可及。
原因何在呢?苏州市政协主席冯瑞渡认为,太湖生态环境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固然有技术层面的问题,但主要还是机制方面的问题。太湖水面涉及苏州、无锡、常州、湖州等市,这种行政隶属上的分割局面,导致太湖的治理与保护一直处于无序状态。
太湖治理还涉及到多个跨区域的部门,如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等。但太湖流域管理局不是权力机构,除了从事一些具体的技术性工作以外,监控权、执行权十分有限;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则隶属江苏省,根本无法控制太湖围网养殖的面积和规模。
“国家这些年对太湖治理的巨额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太湖水质的进一步恶化。”潘启明说,但在多头治水的体制弊端下,太湖治理不可能取得积极的成果。
长三角一体化能否借此迈出新步伐?
无锡水危机暴发后,江苏省常务副省长赵克志指出,苏锡常都处在环太湖区域,要树立三市一体,“一损俱损、一荣共荣”的意识,合力治污。
苏锡常地区是江苏省环太湖区域的主要城市,如能达成合力治污,对江苏省的太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没有同为环太湖沿岸省市的上海和浙江的支持,江苏省能够独立治理好太湖的污染吗?
太湖治理,从客观上要求长三角一体化迈出新的步伐。
湖州市环保局局长周建明说,治理太湖,必须去除体制和机制上的壁垒,为此,需要在更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协调机构,从而使长三角地区的“两省一市”形成合力治污的局面。
长三角一体化,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打破行政壁垒,使市场要素在各地自由流动。太湖水危机则第一次真正迫切地将打破行政壁垒,进行区域统筹等课题提到了环太湖沿岸各方的面前。
苏州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徐伟荣认为,这几年各地方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环境保护生态,但终究成效甚微,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缺少一个跨行政区域联合保护环境的机制。而环太湖区域发展共同体的形成,首先要解决也是最能收到成效的,就是能否在水环境保护上率先求得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