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人民南路四段一个叫老书虫的咖啡店昨天下午成了临时菜市,200多公斤鲜嫩的茄子、玉米、黄瓜等摆在咖啡店门口,肖志军手里拿着杆秤不停地为顾客称菜,而王希成负责收钱,另一个人则记账,一派忙碌的景象。
对于城里人来说,生态蔬菜在现实生活中还算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作为环保组织的成都河流研究会和几个热心于环保的两个国外友人这次以实验的方式,将安龙村农民种植的生态蔬菜引进城里卖,效果究竟怎样呢?“我们除了要吸引市民关注生态农业外,同时也在吸引大家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相信人们会很快接受的。”河流研究会负责人说。
大堆买菜的顾客
昨天下午2点,明晃晃的太阳射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对这样的太阳,作为农民的肖志军已经习惯了。他麻利地将蔬菜分门别类摆放在老书虫咖啡店门前临时搭起的菜摊上,边摆边擦额头上滑下的汗滴,“200多公斤菜,估计要卖上好长一段时间。”
作为“成都锦江上游安龙村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的试验户,肖志军以前都是将生产出来的生态蔬菜交给河流协会,让他们拉进城里送到各社区,而亲自进城卖菜,这还是第一次,因而他有些担心长相不好看的生态蔬菜是否被人接受。但他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就在他还没来得及将蔬菜摆放好的时候,正在咖啡店里休憩的人们已经出来了,肖志军一下子就手忙脚乱起来。选好了菜的人把他围得严严实实,等待他过秤,他不停招呼:“一个一个来,我只有一个人称呀,先排个队。”大家果真就排起了队。负责收钱的村民王希成站在旁边,一边收钱一边帮顾客拿口袋,不一会儿,他装钱的口袋就鼓起来。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所有的袋子都不用塑料袋,全部用布袋子。虽然布袋子要1.5元一个,但市民们仍然趋之若鹜。
记者在现场发现,顾客们都是大堆买菜,一名姓张的女士竟把全部20公斤的玉米买了个干净,“我是和邻居分的,他们说了,只要是安龙村的蔬菜,把冰箱塞满都可以。”忙得不可开交的肖志军对记者说:“我简直没有想到。”
外国友人的义举
安龙村的生态农业试验户对这次生态蔬菜进城充满期待。昨天早上,20个试验户都早早起床,到菜地里采摘蔬菜,昨夜的雨一直持续到凌晨,蔬菜因此更显青翠。不过,这些没有使用丝毫农药化肥的蔬菜确实缺乏卖相:小白菜有许多虫眼,黄瓜小而弯曲,辣椒个短又不匀称……“如果不是他们帮忙,这些菜送进城,估计人家看都不会看一眼。”肖志军说。
他所说的“他们”,是指河流研究会和两个外国友人。一直驻扎在安龙村的项目官员王玲珍对记者说,安龙村的这个生态试验项目除了得到成都市相关部门的重视外,还受到很多外国友人的关注,“是两个外国友人提出来,到成都市搞一次小型的‘菜市’,以便让更多人关注。”两个外国友人的朋友开了老书虫咖啡店,在他们的联系下,咖啡店就成了临时菜市。
这次生态蔬菜进城的发起者之一,是来自美国的CatharineCooley(凯瑟琳·库利),她是一个热衷于环保的人士,今年4月才来到成都。她对记者说,生态蔬菜在国外已经非常流行,“让大家认识、购买生态蔬菜,就可以扩大它的市场,扩大了市场,就会有更多农民放弃农药化肥,这样一来,土地和河流都受到了保护,人们消费的食品也就更安全了。”她说,成都市正在进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不仅让人敬佩,而且让人们看到了环境保护的希望。
生态农业的希望
肖志军等3个安龙村农民最终的担忧是多余的,到昨天下午5点时,蔬菜已经卖掉了170多公斤,能在短短3个小时卖掉这么多,这大大超越了他们的预期,“我们卖的菜比市场上那些光鲜的菜贵多了,没想到还那么多人买。”剩下的差不多30公斤,经太阳一晒,就有些干瘪了,不过他们也没有担心卖不出去——八宝街一家素食餐厅的老板说了,哪怕就是一斤都没卖,他们都全要。剩下的这些并不光鲜的菜最终被该餐厅买走。
蔬菜卖完了,但并没有让几个菜农以及河流研究会的人感到完全满意,“前来买菜的人,要么是知道安龙村示范项目的,要么就是热衷于环保事业的,真正的市民还很少。”王玲珍说。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就看到几个路过这里的普通市民走到菜摊前,有两个看到“小白菜一公斤8元、四季豆每公斤6元……”他们马上转身离去,“比市场上的菜贵了好多。”不过仍有几个留下来,他们对记者说:“我想试一下,买点生态的,也算是支持生态项目。”他们还建议将生态蔬菜摊直接摆到社区去,“那里买菜的人多,相信他们会接受的。”
河流研究会负责人说,要让更多人接受生态蔬菜,确实需要有个过程,“我们准备每个月进城卖一次,这种扩散效应是很大的,终有一天,老百姓会明白,生态蔬菜不仅好吃安全,而且购买它,就相当于为保护河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记者离开的时候,肖志军指着王希成说:“他是刚加入生态项目试验的农户!现在要求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的人已经看到了生态农业的希望。”
本报记者 邓晓洪 摄影 张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