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 记者近日从省科技厅获悉,我省农作物育种技术及高产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两系杂交水稻组合“两优363”通过国审,成为我省第一个通过国审的杂交水稻组合;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范标准发布实施,成为全国第一个农作物栽培技术地方标准;攻关育成的杂交水稻首次推广到海拔1600米以上地区;玉米“黔兴201”的高产栽培连片亩产达926公斤。
近年来,我省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在优良品种选育及推广上,主要以种质资源创新和高产优质、多抗品种选育为目标,以良种选育、良种良法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为重点,通过培育适合本地种植的农作物新品种,为农业产业化奠定种质基础。同时在种植技术进步、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技术改进、创新、组装和推广上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提供技术保障。栽培技术在定量化、区域化、模式化等方面为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先后启动“贵州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子标记与利用”、“水稻抗冷害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贵州省农作物分子标记应用技术研究”和“利用生物技术抑制烟草腋芽生长的研究”等项目。初步探索出适应于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和水稻转基因植株,同时,还构建控制烟草腋芽生长的基因,获得转基因烟草植株。
育种理论和育种方法创新,油菜、水稻优质育种和玉米生态育种已处于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行列。自育玉米杂交品种(组合)在省内推广面积已占杂交玉米种植面积的70%左右;自育杂交优质油菜品种推广面积占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比例已超过50%,高于全国40%的比例,并推广到长江中下游等十多个省区;自育水稻杂交品种占全省杂稻推广的面积由上世纪末不足4%提高到现在的1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