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坐拥庞大资源的西部被人称之为“富饶的贫穷”。富饶是指当地的资源。在贵州省,煤炭资源远景储量2400亿吨,占江南煤炭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被誉为“江南煤海”。
和山西一样,当贵州这个资源大省像一台巨泵,为这个高速运转的国家源源不断输出能源时,有序或无序的煤炭攫取让一些地区延续了数千年的生态圈悄然破裂。在现实与原生之间,在短期利益与持续发展之间,贵州煤炭产区如何突围、如何走出“富饶的贫穷”?新闻纵横记者近日走进贵州省安顺、遵义、毕节等煤炭地质灾害多发区,探寻贵州煤灾区的“生态谜局”和发展路径。
中广网北京6月25日消息(记者申玉彪孟海)2007年5月23日,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穿过崎岖的山路,踏过泥泞,记者乘坐的摩托车,在一阵猛吼中挣扎着爬上了一座山头,停在一个遍地垃圾和水坑的山坡下,驾驶员告诉记者,木浪村到了。拥有1000多人的木浪村,曾是当地补浪乡较大的村庄,可在记者眼前,曾经的喧闹变得死一般寂静。
记者:怎么都不在这里住了?
村民:没有了, 不敢在了。
记者:为什么要搬迁?
村民:挖煤挖垮了,房子都塌了。
记者:现在还有几户在这里住?
村民:都不在了,只有几位老人在了。
记者:都搬到哪儿了?
村民:搬到几里外的山上。
走近木浪村,只有几位老人稀疏地行走在村头,这里随处可以看到垮塌的房屋,墙壁上“危险区域”、“撤离路线”等红色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异常刺眼。岩头组村民石邦权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村里人就已陆续搬迁。
58岁的农民石邦权,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安置地点,至今仍住在岌岌可危的房子里。他们家二层小楼在前几年,曾让全村人羡慕,可从去年开始,房屋墙体上一道道虬曲的裂纹清晰可见,由于地面沉陷,墙体也开始向后倾斜。
贵州地质勘探部门的鉴定报告显示,木浪村位于当地普浪煤矿划定的采掘范围内,房屋断裂、地裂、塌陷系煤矿开采所致,由于涉及村民较多,木浪村整体搬迁。
背景资料:
1999年,一条长长的水泥路劈开大山伸进了木浪村。随之,一辆辆拉煤的大卡车和轰轰作响的采掘机率先出现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只要有路,就有拉煤车”,这些流动的运煤车成为村民们熟悉的风景。那年春天,贵州省安顺市林氏集团旗下的莆浪煤矿,开始在木浪村的村下开挖,两年来,这个年产1000多万吨煤的现代化企业,悄然改变了这个小山村。
出于安全的因素,木浪村村民被迫搬迁。2003年7月,补浪乡政府与蒲浪煤矿公司协商后,按照每平方米的200--280元不等的标准给村民发放了搬迁补偿金。石邦权也成为贵州煤炭地质灾害区“搬迁群体”的一员。
(来源:中国广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