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与其免税不如支付成本;2008北京残奥会是转变观念的机遇
本报讯记者陈晓璇,通讯员吴楚斌、段希,实习生林琳报道:“中国有8000万残疾人,比英国的人口还要多。如何解决好残疾人的问题,既是一个难题,又是一次机遇。
”昨天,英国残疾人专家SimonMinty到广州开展助残志愿服务培训,给广州的志愿者上了精彩的一课。
SimonMinty身高不到1.2米,行动需要借助微型电动车,但却性格开朗,举止文雅,谈吐诙谐。谈到社会看待残疾人的眼光时他笑说:“个子小不是问题,问题是大楼和酒店太高了。”
虽然身材矮小,但SimonMinty在英国却大名鼎鼎,除了是个成功的企业家外,还是残疾知识及残疾人士权利方面的顾问、作家、影评人等。他坦言,在英国也不是所有的残疾人士都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他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社会观念的转变、父母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
SimonMinty指出,如何看待残疾人,决定了如何解决残疾人面临的问题。比如世界上许多国家为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规定企业的残疾人就业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享受某种免税待遇。
SimonMinty认为还有更好的做法。他说,如果企业接收残疾人就业,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支出,在英国这笔钱是由政府支付的。比如他的公司,聘请了一位全盲的项目经理,公司添置盲人专用的电脑及相关软件,还聘请一位员工为他提供辅助服务,政府每年为此大约支付25000英镑。“如果因为雇用残疾人而享受免税,企业可能看重可以省下多少钱,而后者可以让企业更加重视这位残疾人本身的价值。‘免税’和‘支付相关成本’虽然都是政府出钱,但是观念不同,带来的效果也会不同”。
SimonMinty说,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残疾人奥运会就是一个让更多人转变观念的机会,希望通过残奥会能够传达这样的信息:你们很好,而不是你们很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