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头,知了鸣叫。
一农民到辽宁省阜新市气象局办事,见一干巴老头儿正在草地里浇水,喊道:“老头,你们崔广局长在吗?”
“在,我就是。”
问者瞠目结舌,答者泰然自若。
这位59岁的气象局局长,从事气象工作36年,“捕风、播雨、抗旱”,积极把气象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衷心爱戴。
雁过拔毛,云过挤水
阜新市地处辽西,十年九旱,水简直比油还金贵。
“雁过拔毛,云过挤水”,为增加水资源总量,崔广打起了“人工增雨”的主意。人工增雨是一项高科技、高风险的工作,每次人工增雨,老崔必到现场。
2001年,阜新市大旱。为了抓住一次降水过程,崔广3天3夜没睡个安稳觉,监视着天气变化。他指挥飞机起飞6架次,发射了近百枚火箭。人工增雨成功了,崔广却瘦了一圈。
从1991年到现在,阜新市利用人工增雨增加降雨量约600毫米,向老天爷借了60亿立方米水。
有人说,天气预报“报不报在我,准不准在天,信不信在你”。而老崔整天琢磨的是,气象灾害怎样应对,气象工作如何对农民有用?一句话,气象科学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老崔虽然只是高中毕业,却自学了北京气象学院、南京气象学院的专业教材,“当官绝不做糊涂官”。
1994年7月13日,阜新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险情在即,市领导问崔广,阜新城的“水缸”——佛寺水库放不放水?不放水,一旦垮坝将淹没周围几个乡镇;放水,如果后期降水不足,又将严重影响城市供水。
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经验,崔广果断建议:暴雨3个小时内能结束,佛寺水库暂不放水。两个多小时后,雨越下越小,在佛寺水库水位离警戒线9厘米时,天空放晴。之后阜新连续两年大旱,佛寺水库的3000万立方米水派上了用场。
2004年,阜新市领导将上书“科学预报造福人民,人工增雨服务转型”的锦旗交到崔广手中。由市委、市政府向职能部门送锦旗,这在阜新还是头一遭。
昔日风灾,今朝发电
阜新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挖煤留下两手黑,发电剩下渣一堆”。
阜新又多风,“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
崔广意识到,过去一直当作灾害的大风,有可能成为阜新重塑“能源之城”的新能源。从2004年开始,56岁的崔广开始实地踏勘风场。
半年多时间里,老崔穿坏5双旅游鞋,爬遍阜新的沟沟梁梁,掌握了近40个风场的详尽数据。这些数据让崔广异常兴奋——阜新的风,可以化害为利!
2004年11月,崔广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调研报告,建议把阜新百万千瓦风力发电场建设作为阜新经济转型的重大项目。
华能5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落户阜新,崔广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其他城市相比,阜新的风场算不上最好。但老崔抢了个“早”,抓了个“实”,阜新风场的数据最有说服力。
如今,走进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的阜新市彰武县后新秋镇,一座座风车耸立在山野间,巨大的风叶随风旋转,沙沙作响。镇党委书记王玉峰说,过去最烦大风天,现在最盼大风起,哗啦啦的,就像农民数钱声。
吃气象饭,干农业活
崔广的办公室里,花盆里栽的不是花花草草,而是姜、牧草和榨菜等农牧作物。
打小在农村长大,村里人因春旱种不上地、庄稼没长成就被霜打的情景,崔广一辈子也忘不了。经过研究,崔广发现,要解决春旱下种就得巧用墒情——利用深层土壤墒情,提前下种。
可农民不认可,一怕冻坏种子,二怕低温不出苗,谁都不愿挑这个头儿。崔广不急不恼,把推广工作做进了庄稼把式家里,数九寒冬一次次登门说服。农民们心动了,到秋天果然好收成。适时早播,让阜新市粮食单产增加了约50公斤。
小小的阜新市气象局,有两个在全国叫得响的服务品牌:一是遍布全市乡镇的气象哨;二是在全国率先成立的农业服务中心。崔广还根据多年对气象资料的研究,主编了《阜新气候手册》。这本小册子好记好懂,被农民称为“老天爷的电话号码本”。
有人说,老崔吃的是气象的饭,却干了农口的活,“越位”了。老崔嘿嘿一笑:我这个气象局,是大局的局,气象科学与农民分不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