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由文光 通讯员 朱军峰 马魁)今年前5个
月持续干旱造成潼关县夏粮与去年同比减产16.5%。为确保农民在
粮食减产的情况下不减少收入,潼关利用近日连续降雨的有利时机,
实施以秋补夏五项措施,确保夏粮减产农民不减收。
一是干种等雨。他们及时与气象部门联系,掌握气象信息,开通
了电子农务,以短信形式向农户发送农业信息,组织农民雨前播种。
为了争取时间,他们组织群众硬茬播种,直接在麦茬地点播种植,确
保6月20日以前播种,全县雨前播种3万余亩庄稼。二是扩大玉米种植
面积。玉米产量高,生长期短,市场行情渐好,种植面积由去年的6.5
万亩,增至7.5万亩,以弥补夏粮损失。三是动员农民增种夏播蔬菜。
全县增种蔬菜2000余亩,以增加农民收入。四是趁墒播种。6月上旬,
潼关普降一场小雨,全县组织农民利用难得的墒情,播种作物10000
余亩。五是补墒播种。县农牧局联合水利部门组织各乡镇,开足水利
设施进行灌溉,全县灌溉农田30000余亩;并于雨后组织30余名农技人
员下乡宣传农业知识、先进播种技术,进行农业技术指导,确保农民
收入不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