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徐志彪接市长热线透露,明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达124个
本报讯记者余颖、实习生黄玉生、通讯员赖国辉报道:昨天,新任的广州市副市长徐志彪第一次通过市长热线与市民“亲密接触”,为市民排忧解难。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解决在社区
昨天上午9时,徐志彪副市长准时守候在市长热线的电话旁。在两个半小时内,他耐心地接听了13个市民的来电,他再三强调说:“市民的每一个来电,我都会认真对待。”
广钢集团的退休干部董女士来电说,自己患有晚期肝硬化及腹水,虽与丈夫每月加起来有近3000元的退休金,但由于每月光门诊看病就要花费2000多元,生活变得极为困难。按规定,如果按住院的收费的话,药物费用只需交相当于门诊的30%,因此,她希望广钢医院能够按住院收费的标准收费。徐志彪听后表示,自己一定会让卫生部门跟广钢医院取得联系进行协调,并鼓励董女士要乐观面对病魔。
“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在社区。”放下电话,徐志彪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他告诉记者,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补贴,到明年补贴的标准将由现在的每年每人20元提高到25元。据他透露,下一步市政府将继续投入7.6亿元,新建或改建64所社区卫生院,预计到明年全市将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4个。每个新建的社区医院的面积将达2000平方米,最小也达到1000平方米。
他表示,社区医院不追求规模,但要真正为社区居民负责,承担起解决治疗小病、慢性病和康复保健的职能。
徐志彪介绍说,政府通过信息化手段来促进社区医院功能的发挥。社区医院的药物由政府在网上统一采购,以降低药价。同时,社区医院将为患者建立电子档案,即“电子病历”,并为慢性疾病患者建立预警机制。医生将根据这份电子病历,对患者进行疾病管理,预警机制还可以提示医生主动联系患者进行定期的检查治疗。徐志彪说,社区医院还有望推出一张类似年卡的东西,患者只要缴纳一定的年费,还可以免费进行电子挂号。
推进数字化电视不允许强迫收费
广州市正在如火如荼地推广数字化电视,预计明年全市所有的模拟电视信号将全部实现数字化转换。昨天,刚刚安装了数字化电视的潘女士来电反映,在免费安装第一个机顶盒后,第二台机顶盒却被要求交纳700元。她认为,机顶盒的收费过高,并且有关部门有强迫性收费的嫌疑。“我很支持政府搞数字化电视建设,但是能不能给市民一个所谓的过渡期?”
徐志彪当场表示,在推进数字化电视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不允许强迫收费。在过渡期,市民有选择不用数字化电视转换的权利,政府将切实保护市民基本的收视权。
徐志彪副市长接听热线 本报记者 蔡惠中 实习生 游思行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