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移动通信发展二十周年,是中国通信行业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首次突破了4.8亿,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市场。回顾2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令世人瞩目。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移动通信,在企业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开始逐渐发挥出自身优势,大到国家经济建设、政府通信,小到企业信息化、个人沟通等各个方面,中国移动产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促进和支撑。
据统计,我国从1987年开通移动电话业务到1997年用户达到1000万户,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而从1997年7月17日到1998年8月18日,短短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内,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总数增长了又一个1000万。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全球绝无仅有,以至于有人惊呼:对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的任何预测都是保守的!
在过去10年间,中国信息产业以3倍于GDP增长的速度高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而从1000万户增长到2001年的1亿户,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此后,2002年11月,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亿;2004年5月,达到3亿;2006年2月,达到4亿。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通信史上的奇迹。今天的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4.87亿户,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GSM和CDMA网络容量全球最大的国家。
落后的通信局面制约经济发展
当谈到中国通信产业发展历史的时候,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张立贵滔滔不绝。作为当今通信行业最为资深的专家,张立贵先生40多年的电信行业工作生涯,见证了中国电信行业的发展历史。尤其在回顾改革开放初期,落后的通信局面在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阶段时,张立贵感触颇多。
1985年,张立贵在甘肃邮电管理局工作。当时兰州钢厂要引进外资,把美国人请到了兰州。两天后,美国人说什么也不谈了,当时中方大惑不解:你连厂里都没有看一看就不谈了,这不是耍我们玩吗?可后来才知道,美国人在兰州两天,别的没干,一直在往美国打电话,硬是没打通。美国人不会傻到在与外界无法沟通的地方投资的。
在当时,打不通电话是很正常的。80年代初期,全国国际通信线路仅有271条。就是说,中国十亿人中只要有271人同时通话,别人就得等着。那时侯形容打长途有句顺口溜叫“摘帽子、解扣子、钻桌子(营业厅里大家都要喊,只好钻到桌子下面噪音小点)、喊破嗓子。”当时通信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从经济学角度看,需求是发展的唯一动力。说改革开放是电信发展的前提,道理也在此,它激活了社会对通信的强烈需求。道理很简单,开放就要交往,交往就要沟通,沟通就要手段,通信是最便捷的手段。80年代前,多数老百姓一直没有电话也没有感到不便,我们200多条国际电路也没有觉得碍事儿,原因就是我们那时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对通信的需求不大。可80年代后,类似兰州钢厂的故事全国到处都在发生。这时,我们上上下下都发现,没有通信不行了,于是一种近乎于饥渴的市场需求被激发出来。因此,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这样的需求,没有需求当然也就没有今天电信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业得到迅猛发展。1980年,我国电信总收入是11亿多元,全国电话用户有300万户左右,到1990年,电信总收入达到102亿,用户达到1000万户左右。
促进经济发展移动电话应运而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改革浪潮推动着社会大步前进。为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邮电通信发展非常重视,曾数次批示:要求邮电部要加快沿海开放城市的通信设施建设,改善通信条件,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84-88号关于秦皇岛市进一步对外开放问题的会议纪要的通知中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改变邮电通信设施的落后状况。请邮电部协助秦皇岛市抓紧引进万门市话抑制程控交换机。争取在1985年底建成并交付使用。”
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制订秦皇岛市的发展规划时,请求邮电部对秦皇岛市的通信发展制订发展规划。对此,邮电部派出了数位专家,根据秦皇岛当时的通信现状、城市发展规划,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秦皇岛市通信发展规划方案,明确阐明了引进长途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系统、光缆传输、ISDN、NO.7号信令等。根据此规划,秦皇岛市政府聘请原河北省邮电管理局、邮电研究院、邮电研究院科技情报所、电子部54所等单位的资深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论证。之后,市政府责成原秦皇岛市邮电局负责规划方案的落实工作。
秦皇岛市邮电局根据市政府的决定,着手委托编写技术规范书,并组成班子发询价书,开始商务谈判。经过艰苦努力,并报市政府和原河北省邮电管理局同意后,于1984年12月8日秦皇岛市邮电局与瑞典爱立信公司签订了引进通信设备合同。除了引进长途程控交换设备外,还引进了450兆频率的移动通信系统。这也是中国通信行业与爱立信公司的首次合作。
1985年国家制订了移动通信系统标准,明确了移动通信的频率标准为900兆。为了尽快统一移动通信的频率标准,邮电部非常关心秦皇岛的移动通信设备的建设情况,一方面通知秦皇岛邮电局暂停450兆频率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设,另一方面与爱立信公司紧急协调,配合好秦皇岛邮电局900兆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设工作。1986年4月5日,秦皇岛派出代表团赶赴瑞典爱立信公司,讨论合同执行中的相关问题,将移动通信由450兆改为900兆。此次与爱立信的合作,共签订了78万美元的移动通信设备。其中包括一个基站、一个控制信道、六个话音信道、一个50瓦发射机、容量2000用户的交换机、100部移动电话机(车载台、手持机各50部)。
秦皇岛的移动通信设备安装调测工程得到各级领导的格外关注,邮电部领导经常过问工程进展,广州邮电局也派人参预工程的安装学习、设备的调测。1987年7月16日,秦皇岛市邮电局顺利的打通了全国第一个模拟手机电话,为广州引进移动交换设备安装调测积累了经验。
广州邮电局在充分学习秦皇岛邮电局安装调测移动电话经验的同时,从1985年也开始着手建设移动通信的建设,为顺利开通第一张商用移动电话网络做着积极的准备工作。1985年,摩托罗拉在得知中国要兴建移动电话网络的消息后,首先在广州的东方宾馆举行了一次关于模拟网的演示,广东省邮电管理局从事无线工作的20多位技术人员都去进行了交流。从此以后,无线处的人员就不断地与国外进行有关模拟网技术的交流,了解国际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情况。不少国外厂商也跑来和广东省邮电管理局接触,希望进行合作,甚至也有国外厂商提出免费出设备(因为当时外汇紧张),由管理局负责经营,商用后实行利润分成。管理局的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后,认为还是应该自己干,并找到了当时已开通模拟网的香港运营商CSL准备进行合作。由于前期已经有了很好的市话合作基础,CSL还提出为广东上模拟网提供10年的无息贷款,所支持款项将从CSL应支付给广东的漫游费中扣除。
有了资金的支持后,到了1987年,广东省邮电管理局为配合六运会的召开决定上蜂窝移动通信,当时的北京传输所移动通信组组长卢尔瑞带队前去为管理局做了网络规划,并最终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在爱立信和摩托罗拉之间确定了爱立信厂家的产品,认为爱立信的产品更助于以后的联网和漫游,因为爱立信走的是国际电联的标准,而当时的摩托罗拉则采用的是本国标准,对漫游方面的关注不如爱立信。
经过近2年时间的努力,广东邮电终于在1987年11月18日开通了全国首张模拟移动电话商用网络,为今后大容量蜂窝式移动电话网络在全国整体实现商用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设备采购引入竞争机制手机漫游成难题
直到后来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模拟网建设后,仅仅爱立信一家的产品和服务都远不能满足当时建网的需要时,邮电部决定引进摩托罗拉的设备,这也是为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使模拟网设备的价格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实际上,由于初期人们对移动网的认识有限,总认为它是市话的延伸和补充,同时资金也有限,模拟网发展的并不是很快。尤其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数字通信的风声开始起来了,人们在模拟网上的投资也就愈发显得谨慎。
在各地引进摩托罗拉设备后,由于两家产品组建的网络所使用的频率不同,人们通常把用爱立信设备组建的模拟网称为B网,把由摩托罗拉设备组建的网络称为A网。B网使用的频率是900~920MHz,A网使用的频率是920~940MHz。广东一直使用的是B网,紧跟其后开通的北京则是A、B两网并存。
在模拟网开通初期,由于各地的网络还没有互联,导致不少经常出差的用户要同时配备若干个手机号码,每到一地就换一个号码,非常不方便。所以在引进模拟网不久,我国就开始就联网漫游问题进行讨论。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A、B两网各自之间的联网不成问题,但A、B网之间的联网就成了很让人头疼的一件事,原邮电部还为此专门成立了漫游联网工作租,负责两网之间的漫游联网工作。最初两网之间采取的是人工漫游的方式,直到1995年才发展为自动漫游。而此时的GSM数字网络已开始大规模的建设,邮电部的专家们也吃够了A、B两网互联漫游的苦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