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千年西山镇更名“金庭”引争议
现代快报6月27日报道 6月24日,西山镇领导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西山镇更名为金庭镇已经江苏省政府审批通过,区民政部门负责人也证实5月30日获得批复。而此前,传闻已经在网络上出现。在当地电视台舆情调查版块中,81%的观众反对更名。
老姚祖祖辈辈在西山镇居住,这些年他靠着西山旅游资源,种植茶叶、琵琶、杨梅以及养殖鱼虾出售给游人,收入越来越高,而且已经形成固定的顾客群。
| |
“这样一改,我怎么和人家说呢,告诉人家下了火车就问金庭镇怎么走,估计没有一个出租车司机知道,一直这样叫的西山镇为什么要更改呢?”面对更名,老姚有不少疑问。
西山一家品牌碧螺春茶叶经营部负责人说,这些年,随着西山开通太湖大桥,应该说旅游、经济发展得都很好了,很多游人都知道西山风景好,土生土长的农产品好,而且很多商家做宣传打的都是西山牌,这样一改名,肯定会有影响。
有网友留言:“苏州吴中西山是苏州自然环境得天独后的风景佳地,是属于所有苏州人的。自改名起,各种调查都揭示了绝大多数民众,尤其是西山的民众和商家对改名的反对。西山应顺应广大苏州人民的民意,改回西山原名。趁还未消耗太多的成本,立即改回西山原名。西山既然能被改掉,也肯定能被改回来。呼吁立即宣布将申请改回原名,让当地居民单位不为改名而累。”
6月24日,苏州西山镇新闻通气会上发布信息,西山镇正式更名金庭镇,并将于6月28日正式更换牌子。
这次更名,尽管比较低调,也没有媒体提前报道,但是在网络上早就是一片“口水”了。有人说,“西山这一名称产生误解,有‘日落西山’之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招商引资和旅游业发展的进程。”
也有人说,“日落西山”不讨口彩的说法太荒谬,改名应该通过公开听证。还有网友将关于更名的建议发到苏州政府门户网站的公众监督栏中。
也有相关人士一再强调,“金庭”这个名称,改变的不仅仅是当地旅游的面貌,而且还为这个镇明确了一个奋斗目标。一时间,太湖里这个恬静的岛屿成为争议热点。
“西山”更名“金庭”
对于西山改名的程序,同样是在网络上出现质疑的声音。一位网友引用了1986年1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其中规定,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并且地名的命名应遵循“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
其中还规定,“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
对此,苏州市吴中区民政局局长李华介绍,5月30日,江苏省政府对西山镇更名金庭镇作了批复,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这次更名完全符合法律程序。
李华表示,目前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镇一级更名要当地老百姓认可与不认可,西山镇从今年2月份提出更名时,与苏州市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一起在东山和西山召开座谈会,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最后一致通过认为更名为金庭镇是对西山发展有着更好的意义,应该说更名对老百姓的生活是没有影响的。
昨日,苏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官丕亮就此指出,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问题应该说都应依法进行听证,同时根据国务院新近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都应当主动公开。
其中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就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上官丕亮认为,一个地区更名涉及到区域规划问题,应该尽可能地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并进行更名公示,在媒体上公开更名原因和更新的名字,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更名该不该举行听证?
“西山属土,太湖属水,五行上土是克水的,西山这个名字本来就相犯。而金是生水的,所以把西山改金庭很符合中国传统。”这是网络上一段赞成西山镇更名的网友留言。
而此前,当地媒体在一则报道中却提及“随着开发建设的不断拓展,人们发现,部分开发商尤其是近年来有意向投资的外商,以及游客常常对‘西山’这一名称产生误解,认为有‘日落西山’之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招商引资和旅游业发展的进程。”
西山镇地方志办公室一位负责人也表示,确实有一些人提出风水说,感觉日落西山、日薄西山,好像是走下坡路的感觉。一位知情人士也表示,确实有些东南亚的客商比较在乎风水说,觉得地名比较重要,作为政府是不能说这些的,但是改名字确实是为了西山更好地发展。
6月24日,西山镇党委书记盛解元在通气会上也介绍,1958年西山岛设立金庭人民公社,1962年分为金庭、石公、建设3个公社,1987年合并为西山镇,应该说西山和金庭都有一定的历史,也再次表明这次更名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发展西山的经济,
盛解元说,一些外地客商看中西山这块风水宝地,都想来干一番事业,可是对于西山这个行政区域名字有另外一种想法,并表示不解,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尽量向上反映情况,毕竟改区域名字不是地方政府所能决定的。
盛解元还介绍,西山镇百姓确实不富裕,作为干部压力也很大,毕竟西山岛有着太多的发展局限,只能从旅游、生态和农业上下手发展,而发展旅游就要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譬如云南的思茅县刚更名为普洱县,还有安徽囤溪更名为黄山,就感觉好多了,所以地名很重要,都是有讲究的,金庭就是金色的庭院或者金色的大家庭,所以我们就是要把西山打造成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人居最佳地。
“日落西山”影响发展?
博主“感恩地带”在博客上写道:“西山镇政府为了碧螺春、太湖旅游、梅花节做了许多广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广告与宣传的投入,都将计算为西山镇品牌的无形资产。如果你去找个专业公司进行评估的话,我想西山镇的无形资产品牌不会低于一个亿。”
6月24日的通气会上也特别提及网络上的争议。西山镇党委书记盛解元介绍,针对“西山百姓不富裕,更名是一种浪费”的说法,镇里也在积极想办法,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为了减少影响,现在准备在高速公路道口放置广告牌,大力宣传更名事宜,同时宣传西山的景区,这些费用完全由景区企业出,另外还启动了手机短信播报,只要游人到了西山区域,就会收到短信,这些费用完全是市场化操作,很多老板都来谈合作,更名不会增加百姓负担。
针对在西山投资的企业对更名后的担心,西山镇镇长周一风表示,改名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变化。
周一风表示,镇里会实事求是地为企业分析出金庭这个新名称为他们带来的无形的经济效益,并有责任为原有的企业在更名过程中,做好宣传和服务工作。他表示,在金庭地名没有批复前,应该说任何议论都是正常的,现在已经批复下来了,各级领导思想是统一的,要把金庭宣传好。
“金庭”所能带来的效益
获悉西山镇改名一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开口就问:“为什么要更名,谁提出的更名?”
阮仪三教授指出,苏州西山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很多古诗和历史记载都有西山的名字,后来的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相对应,全国闻名,在全国确实也有北京西山、云南西山、温州西山、太原西山等,都是很有名的旅游胜地,没有听说哪一个西山在改名字,而西山的历史和旅游资源和这些地方比,并不逊色。
“西山这个名字到底有什么不好呢,这样更名是否为了迎合谁呢,是否会丢失了一块金色招牌呢,现在国内改名字的地方不少,但是后来又改回来和后悔的也有不少,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和思考一下,西山更名后给自己的深厚文化带来的影响。”阮仪三教授表示不解。
苏州大学历史系张承宗教授也对西山镇更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介绍,西山的历史与太湖三山岛差不多,原始时代后期就有这样一个地方了,金庭的名字肯定没有这么长的历史,而且西山也没有什么不吉利的意思,尊重历史文化才是首位,有时改不好会流失文化。
昨日,苏州市政协委员陈慧中就此次西山更名也表达了意见,他认为,洞庭西山地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此次更名虽然只是行政区划,但是容易造成名称混乱,“记得几年前,苏州因为镇区合并,太湖镇不要了,很快被无锡拿过去了,人家真是精明,现在苏州连西山都不要了,我觉得政府不能一味迎合投资客商要求,更不能将发展滞后归结到一个地名上,还是应该在发展旅游上想想办法。”
不过苏州吴中区民政局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从眼前来看,可能大家对金庭还不太了解,了解西山历史的人,包括西山人,慢慢会接受并会喜欢上这个名字的,“到苏州不游金庭,乃憾事也”,这就成功了,“估计要20、30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努力能实现目标”。他还建议,现在不要做调查,10年后再做个调查,到底是喜欢西山的人多还是喜欢金庭的人多,毕竟新生事物都需要有个接受过程。
更名“金庭”到底值不值?
在作家沈从文的笔下,《边城》是一个美丽自然的边缘小城,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然而,从2003年开始,镇江市的东昌镇却突然更名为“边城”。可惜这份“美丽”却让一些人难以感受和体味,特别是12名政协委员和10多名人大代表更是难以理解。去年,他们联名要求恢复具有400多年历史的“东昌镇”,引发更名的二次风波。
在镇江市“东昌镇”,有一些外地客商,将他们开发的仑山湖度假区命名为“边城”。在“边城”开发传播的浓郁氛围中,政府有关部门觉得“东昌”应当与“边城”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城因镇而生,镇因城而美,这样就更能让古镇显现出历史与现代的韵味。经过多次酝酿和考虑,政府决定将“东昌镇”更名为“边城镇”。
镇名更改后,地图必须改过来,对外的称谓也必须改变,但这些并不是多大问题,问题是叫了400多年的镇名在人们的口中一下子很难改变,特别是“东昌”的影响和记忆无法抹去。为此,一些家乡人出现了情感的变化,始终觉得“边城”别扭,认为这样的“时髦”过于牵强,且让人无法接受。在一些公文和信件中,不少人依然称呼“东昌”,这又让有关部门感到尴尬。现代快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