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倩是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07届毕业生,目前已经在北京新星教学装备有限公司上班。“如果没有熊老师的帮助,我现在可能还在跳来跳去,一直想寻找一个金饭碗呢。”晓倩说。
2006年11月,晓倩由学院介绍到一家电信公司的下属单位实习,岗位为114话务员,她觉得“挺失落”。
后来,晓倩又换了好几个实习单位,但工作始终没有定下来。熊老师知道后,很为她着急。北京新星教学装备有限公司来学校面试的前一天,熊老师又一次找到晓倩。“你在老师心目中一直是个优秀学生,打起精神来!”熊老师与她推心置腹地交谈,并讲述了自己女儿的工作经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从零开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奋斗。”熊老师的一席话,让晓倩很受触动。她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开始重新审视就业与择业的问题。
晓倩与熊老师的故事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并不鲜见。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建生介绍说,学校要求辅导员、各班班主任在就业推荐工作开始前要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开展谈心活动和召开班会,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挑三拣四、有业不就的学生,学校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带着感情做好每一个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由于该校大部分学生是北京生源,家庭经济压力相对较小,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如果孩子找不到“中意”的工作,在家里呆上一年半载也无所谓。为改变家长的这种观念,学校每年都组织召开毕业生家长会,进行就业形势教育和政策宣传,并与家长们进行沟通,让他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其实,学院每年联系到的就业职位都大于学校毕业生的数量,”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处处长张新国说,为了有效改变“有业不就”的状况,学院从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就开设就业指导课。“这是必修课,有三个学分。”张老师说,在以后几个学期,学院还不断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发放就业政策指导手册,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充分认识到就业面临的严峻现实,尽可能地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
当初得知通州区人事局选拔“村官”的消息时,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赵晨光还有点儿犹豫。因为受到家庭的影响,他一直存在着“非事业单位不去”的想法。班主任陶老师告诉他,“有了当‘村官’的经验,将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以后考公务员也会很有优势。”经过一番劝说,赵晨光想通了,第二天去报了名。从笔试、面试一直到体检,陶老师一直在背后给他鼓劲,让他很感动。
这种“一对一”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不仅及时地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拉近了学生和老师间的距离,也对克服学生“有业不就”的倾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截止到今年6月10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超过95%。
延伸阅读:他们为何不就业?
一份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调研报告表明,学生的就业观念已成为制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主要瓶颈。
一是外地毕业生不甘心回省就业。毕业后两年择业期使得部分毕业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户口档案留在学校就是“北京户口”,不愿将户口档案签回生源地,外地生源宁愿“北漂”也不到京外就业。
二是北京生源毕业生不急于就业。北京生源毕业生在京就业不受户口和档案的限制,认为两年的择业期内就业就可以,就业期望值较高,或者盲目地选择继续升学,很多毕业生因此错过了就业的最好时机。
三是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就业,不愿到农村就业,不愿到私企就业。很多生源是北京郊区或者西部省区的学生,毕业后的第一选择都是留在北京城八区或者到大中城市。学生对于基层的情况就业前景不了解,基层的环境和相关就业政策也不能够吸引他们。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宁表示,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根本上说主要是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问题。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是当前就业指导工作的当务之急。
(罗美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