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5月1日,北京植物园举办“我与奥运同行文明与我同在”宣传活动,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展板、科普橱窗、倡议书和万人签名活动,提高全民的文明素养。中新社发钱兴强 摄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八日电 题:北京人做文明市民不要等到二00八
作者 陈静思
以前下雨时,北京的广播电台只会播放天气和交通情况,而现在有关“文明市民”的讨论似乎更热门。
“开车人一定要注意,别把积水溅到行人身上”,“一位听众发来短信说,下雨天坐在车里已经很幸福了,所以会更加考虑行人的感受”,“开车溅湿行人”这一很少被人想起、又略显“不值一提”的话题,在二十七日北京暴雨时分,却成为广播电台里听众与主持人热议的内容。
汽车“嗖”一声驶过,溅起飞扬水花一片,路边行人一身泥点,又气愤又无奈。这样的情况在北京下雨时曾很常见,而今,如此情形却在逐渐减少。
“以前下雨天走在路上提心吊胆的,生怕被路边一辆辆‘洒水车’洗了澡,现在自己也开车了,每次遇到有水、有行人的路段,都会小心翼翼。”广告公司职员张亮希望司机们都能这样做。许多市民也开始感受到,下雨天,驶过身边的汽车会特意减速,或绕开水洼,“被溅一身泥水”的遭遇越来越少。
“这是举手之劳,更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广播电台里的讨论也不仅仅是单纯的说教,许多人都提升到如何做文明市民的高度。下雨开车慢行这一小举动,被认为是市民素质提高的表现。
自申奥成功以来,这个城市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改变自己的行为。电视上不断播放倡导市民文明行为的公益广告;每月十一日定为排队日;的士司机开始学说英语;“微笑北京”志愿服务活动覆盖各行业……提高公共文明素质成为政府、市民、社会的共同期待。
最新数据显示,二00五年至二00六年,北京市民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车拥挤、行人横穿马路、闯红灯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由六十五点二一上升到六十九点零六,公共文明素养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做文明市民不要等到二00八年”,这已成为北京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