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也可以是这样的啊!”6月27日,是学者,也是城市规划师的赵万民,与记者谈起城乡规划时,爽快地说出了他留学加拿大看到美丽农村时的强烈感受。
近两年来,农村规划成为他关注的领域。在重庆成为试验区以前,他主持参与的《永川新农村试点规划》、《北碚新农村试点规划》已经产生不小的影响。
中国的农村该是什么样
“以前城市发展都很缓慢,少有人关注重农村的规划。”赵万民说,他做过不少规划项目,但真正重视农村规划是最近几年的事。在城市长大的赵万民,曾经历三年知青生活,让他了解中国农村。即便是现在,很多农村仍然是当年的样子,低矮瓦房散落在田坎边,屋前晒谷子屋后是猪圈。
1987年到加拿大留学,看到的田园风光让赵万民惊喜,“农村也可以是这样的啊”。那时加拿大的城市化已经相当发达,城乡建设一体化,城里人有好的工作,农村人也有,城市信息化产业等十分发达,农村则开办奶牛场、发展草场培植业、森林种植业等。大片的森林、草场旁就是湖泊,自然状况非常好;高速公路可以到达农村,路网也相当发达。
赵万民当时就想,中国的农村今后也可以是这个样子吧:经济发达、交通方便,风景如画。
1988年回国后,赵万民就马不停蹄地到处考察,以更好地规划城乡。上世纪90年代,珠三角、长三角的农村发展起来,乡镇企业发展比城市还快,长三角就提出城乡一体化。那时,重庆还没成为直辖市,各方面都“慢半拍”,城市经济发展较缓慢,农村更是交通不发达、工业经济几乎没有基础。
让村庄像一个社区
直辖后,重庆也注重农村的规划了。赵万民提出了一些城乡规划的想法:城乡和谐发展、区域科学布局、保护文化遗产、控制环境污染。他认为这不是学者高屋建瓴的理论,虽然有时经济发展与控制环境污染有一些冲突,但拿到规划项目中仍然实用。
做江津、万州的人居环境研究和巫山的总体规划时,赵万民把这些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想法融入了进去。
去年,赵万民除在重庆大学授课之外,还做了永川、北碚的新农村试点规划:道路要延伸到每家每户,房屋按照标准图集建造,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图书馆、敬老院等基础、服务设施要配套,环境和历史文化要进行保护。
今年,重庆被批准为城乡统筹试验区,赵万民又忙着做新的规划。赵万民说,城市文明会慢慢向农村延伸,农村各方面逐渐与城市接轨,以后的村庄将像一个建设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新社区。文/记者蒋艳图/记者何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