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花絮
监考老师查验10岁考生颉浪鑫的“准考证” |
一点一滴 找寻高考的感觉
他们有的还是孩子,有的一家四口同上考场,有的还得要人背进考场……他们都在寻找高考感觉,体验学习的重要。
一个考场两个10岁孩子
在1994年组的考场里,有个小家伙坐在母亲身旁陪考,他叫杨耿,今年10岁。原本安静的他突然发现教室里还有一个跟他一般大的男孩颉浪鑫在考试,他嘟囔着向妈妈抱怨:“谁说小孩不能考,你为什么不给我报名?”
直到拿上了当场补办的准考证,杨耿才开心起来,一屁股坐在颉浪鑫前边的座位上。两个小家伙引起了同考场叔叔辈考生的兴趣。一打听,俩孩子都是10岁,生日只差两天。“你们两个在考场上拼拼谁学习好!”叔叔阿姨们打趣说。
双胞胎等父亲一起交卷
2002年组考场,带着两个17岁双胞胎儿子的贾枫,是最引人注目的考生。他坐在两个儿子的左后侧。离交卷还有20分钟时,两个儿子已经答完了题,此时他们的母亲申军霞也在1979年组考场答卷。贾枫答完卷子后,父子三人对视了一眼,起身交卷。“我们早就答完了,感觉还可以,要等爸爸一起交卷,要同进同退嘛。”兄弟俩笑着说。
丈夫背妻子进考场
1986年组的考生刘晓侠是位残疾人,由于患有小儿麻痹行走不便,所以她的丈夫陪她一起参加“高考”。进入考场时,丈夫背起了刘晓侠。而刘晓侠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监考故事
监考巧遇同学两人湿了眼眶
为使“千人重温高考”活动更具纪念意义,本报特聘请了5名“名誉监考”。他们有的曾经担任过1977年高考监考,有的参加过1977年高考阅卷,还有一位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担任了近十年的省招办主任。
今年65岁的田秋霞参加了1977年的监考。昨日巡考时,她认真核查考生的考号是否填写正确。“师傅,别慌!您的考号少了一位。”在1978年组考场,田秋霞提醒一个粗心的考生。一句“师傅”出口,她自己反而笑了:“晕了,这是在考试!应该叫同学。不过,他们的年龄都不小,叫同学怪别扭的。”
西安市委党校教授方一心与陕西工运学院教授刘丙戌见面分外亲切,因为二人都参加了1977年高考阅卷。在巡考到2002年组考场时,方一心还巧遇了自己的小学同学楚瑞安,两人激动得险些叫出声来。“1962年我们同年高考,他放弃后当了知青。1993年,他考到了市委党校,恰巧我成了他的老师。没想到,今天我们又在这里碰面了。”同学、学生、考生,多重身份转换,楚瑞安和方一心都湿润了眼眶。
83岁的刘玲老人曾是省招办主任,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她做了近十年的高考招生工作。年年高考都要巡考,却远不及这次特殊,因为1977年组、1988年组埋头答题的两位考生始终牵绊着她的心,“一个是我的女儿,一个是我的外孙。这次监考太有戏剧性了,也只有这次考试能这么有创意!”老人笑着,在考场里巡视不时跷起大拇指。
试题分析
作文《那一年这一天》让大家说出心里话
当看到“千人重温高考”的试题后,西安市委党校教授,曾参加过高考阅卷的方一心女士觉得很不错,“尤其是作文题‘那一年 这一天’,让大家能说出心里话。”
方一心表示,这份由选择题、问答题和作文组成的试题,从形式上已和真实的高考试题十分接近,让每个考生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试题内容让跨度30年的考生基本都能接受。”方一心说,“其中还有俄语,年龄大的考生会感觉很亲切,当年他们学的就是俄语。”
考生谈论最多的就是作文题《那一年这一天》。“这个作文太好了,贯穿高考30年的每个年代,不同时代的考生都可以捡拾记忆的碎片!”
很多考生认为从题目选择到试卷安排,都显得非常精心。特别是有关陕西的题目,不仅考查了考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还可以学到不少知识。也有些考生对考题不太满意。一位上高二的考生表示,考题中文史类太多,还有考生认为,关于陕西地理的考题过于刁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