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说到底是种文化
关于淑女,曹伦华认为,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但在科目设置上和学校的评价体系中,具有一定的标准。
而在苏州缘缘健康形象咨询工作室的符瑛老师看来,笼统地讲,所谓淑女就是指有教养的女性,而这里所说的教养主要是指家庭教养,最主要的是礼仪、家政、插花、茶道、女红等。另外还有社会教养和文化修养等。
据了解,现在上海兴起女子教育,如在高等学府设立女子学院等,提倡女子学习礼仪、家政之类的知识,实际上同苏州的淑女教育大同小异。改变和塑造自我形象,培养稳定健康的心理,是当代女性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商业时代,拥有理想、鼓励身边的人拥有理想是女性和母亲的一种美德。因此淑女教育的话题不但是一个女性话题和教育话题,同时也是一个时代话题。
一位学者认为,文化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即是说以文化之,才是文化。一个人通过学习和提高教养、丰富内涵,于外在表现中体现出来,给人的印象就是有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淑女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礼仪、茶道、文学等知识和才艺的学习,达到一种状态,变成所谓的淑女。新古典淑女是古典淑女的继承,当然对传统文化要有所了解。
据悉,苏州淑女学堂已经开办了几期,但人气并不是很旺。对此,一位在双塔游览的学者朱先生表示,现在的很多事都是如此,不足为怪。淑女的概念很好,但要有实质性内容,不要新瓶装旧酒。打着淑女教育的招牌争生源,搞出名,就不值得提倡。
相关链接
社会各界热评淑女教育
说起“淑女学堂”,复兴私塾的负责人、“堂长”傅奇笑称这是“无心插柳”。
“‘淑女学堂’是外界冠之的。”傅奇向记者介绍,复兴私塾从2005年11月中旬开班授课,当时主要是针对13岁以下的儿童开办。然而令傅奇没有想到的是,一些年轻女性在网上看到了他们的帖子后,主动跟帖要求前来听课,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课程和技艺。于是,傅奇尝试开了一个专门针对年轻女性的班,除了教授中国传统文化,还开设了古琴、古筝、书画等培训班。第一节试听,就吸引了5个女孩子,她们中有企业白领,有在校大学生,也有研究生。就这样,“淑女学堂”的名号不胫而走。一些前来咨询的女性表示,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弹琴作画是她们的一个梦,而复兴私塾给了她们圆梦的机会。
傅奇这样来定义淑女:行为优雅、心地善良、多才多艺。“我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开班授课,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淑女。前些年不是在流行‘野蛮女友’吗?我想现在应该是淑女潮流回归的时候了。”“外界对我们的教学有一些误解。”傅奇说,“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女性的个人修养能够提高,气质有所改变,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退休前在苏州某大学担任中文系主任的张金生老师,应傅奇之邀担任了复兴私塾的顾问以及传统文化主讲教师。他表示,支持“淑女学堂”的本意是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道德观的继承。他认为,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一个民族支撑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广泛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并且有继承关系,淑女最终还会成为一个母亲,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她们还会将这些良好的品德传播给下一代。
“这不一定是淑女潮流的回归,而是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提高的一种表现。”江苏省妇女研究所副所长沈美华表示,“对行为礼仪、女性技艺的学习有利于提升女性形象、气质,抑或是培养生活情趣。只要这种学习是建立在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应当无可厚非。”
“这只是一些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江苏省社会心理学学会咨询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储兆瑞教授表示,当今社会太过浮躁,缺乏传统女性美,私塾教育本就是有教无类的,这样的课程,只要不是传授一些封建倒退的思想,对于女性修养、气质的培养应该会有所帮助。若再延伸下去,对家庭关系的和谐、下一代的培养也都是不无益处的。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