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城”面临“七年之痒”
位于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标志建筑。本报记者 赵亚辉 摄 |
本报记者 赵亚辉
阅读提示
7年前,地处四川北部的绵阳,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字号”科技城。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大举措。在时代的大变迁下,一个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西部国防科技重镇,能否成功转型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科技城?
7年过去了,绵阳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又有哪些地方有待完善和提高?带着很多人关心的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走进绵阳。
在美国旧金山的南端,一条300平方英里的狭长谷地上,每年所创造的国民经济产值可以与韩国持平,在世界所有独立的经济体中名列第十一位,这就是称为“美国科技城”的硅谷。
四川绵阳,位于中国西部,成都平原的北端。7年前,它被国务院确定为唯一的“中国科技城”。
7年过去了,绵阳实现了快速发展:GDP由155亿元发展到35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由近300家发展到目前的720家。
这些年来,绵阳获得了一个个荣誉称号:联合国最佳人居范例奖、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在所有称号中,绵阳人最在意的还是“中国科技城”,这也被认为是绵阳的“立城之本”。
最近这些天,记者在绵阳采访,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中国科技城”的发展与进步。但,另一方面,在几天的采访调查中,也看到了一些积累已久的问题,这些问题现在并没有爆发,却隐隐存在着。
这些,可能就是绵阳的“七年之痒”吧。
【一问】人才储备是否足够?
“我们培养出了100多个清华、北大的学生,却没有一个回来”
从数字上看,绵阳似乎不缺人才。
现在,这里聚集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18家国防科研院所以及西南科技大学等11所大专院校,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5个、国家技术中心4个,荟萃了包括26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7万余名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
在这些“骄人”的数字背后,绵阳却有着说不出的尴尬。
【尴尬之一】创新人才存在结构性失衡。几乎所有的院士和绝大多数优秀科研人才,都从属于几家大型企业和国防军工科研院所及其相关单位,这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人才格局,人数虽然庞大,但是其主业是国防和军工产业,和绵阳的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虽然,近年来政府和国防军工科研单位采取了不少措施进行磨合,在军转民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这并不足以支撑“西部硅谷”的发展,离科技城的飞跃,距离还很远。
【尴尬之二】缺乏一流的人才基地。硅谷之所以能够成功,重要原因是那里有数所被称为“硅谷摇篮”的世界一流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北京中关村之所以能够成功,重要原因是其周边有一群中国一流的大学和科研院所。而绵阳没有这样的人才基地,虽然有11所高校,但是缺乏一流大学,主要是一些师范院校、独立学院、职业学院和民办高校。
【尴尬之三】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绵阳市的中学教育的确很好,市教育局局长王和金说:“我们培养出了100多个清华、北大的学生,却没有一个回来的。”
作为西部二线城市,吸引人才不易,留住人才更不易。在绵阳科技创业园中,记者看到有一个博士园,硬件条件很好,但真正落户并最终留在这里的人才却寥寥无几,有关负责人无奈地说,“这里信息不通,难以形成激发创新的环境。”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