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跪求环保总局官员治污
直到今天,熊跃辉还对发生在安徽蚌埠鲍家沟的一幕记忆犹新:听说国家环保总局检查组来了,一群当地百姓跪在他面前,目的只有一个,请求治污!
鲍家沟位于蚌埠市东部,是5个主要入淮通道之一。
今年5月26日,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副局长熊跃辉参加的检查组到达现场时,鲍家沟正在开闸放水,闸下至淮河形成的厚厚泡沫,浩浩荡荡足有1公里,污染状况触目惊心。
当地村民起初对检查组“不屑一顾”,他们为了污染问题已经上告了10年,“市里来查过、省里来查过,可就是不断地查不断地排污”。
国家环保总局今天公布的被限批城市环保违规情况中称:当地村民纷纷表示已对当地政府的治污工作失去信心,并向检查组下跪,请求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解决问题。
企业的“三不怕”和政府的“三不查”
“如果不采取流域限批的措施,环保总局总是查也不解决根本问题。”熊跃辉对记者说,因为关停、查处排污企业还得靠地方,“流域限批就是变我们查为地方自己查,促使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下狠心把污染企业处理到位。”
针对当前屡查不止的环境违法问题,熊跃辉总结出了“三不怕”和“三不查”。
“现在很多企业不怕环境监察。”他说,企业后面有政府撑腰、有官员作保护伞、有地方行政保护,“环保部门能把我怎么样?”
我国现行的《环保法》颁布于1989年,“处罚力度小、手段软”。企业违法排污,环保部门最多罚10万元,而且根据法律规定,每月只能罚1次,满打满算一年才120万元,熊跃辉说,这还是在企业自觉、按时地缴纳情况下。“有的一年才罚七八十万元,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企业根本就不怕行政处罚。”
第三个“不怕”是不怕给老百姓造成损害,“你去投诉啊,反正地方也不能处理我。”
排污企业的“三不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别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三不查”:老百姓不上访不查、媒体不揭露不查、高层领导不批示不查,老百姓的环境诉求得不到重视。
熊跃辉说,有的被“流域限批”的地方可能会痛恨环保总局,觉得这样的决定不可理解。但过几年,“他们就会发现,这项措施是能够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对他们调整产业结构是有好处的。”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