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7月4日电(杨帆)记者从河南省孟州市黄河河务局获悉,由孟州市黄河河务局收集整理的黄河号子,近日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河号子(包括土硪号子)是人们在参与相互协作的集体劳动时,为了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节劳动情绪而喊唱的一种民歌。
它不仅是黄河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治黄实践中抗洪抢险施工的动力。
黄河号子分为骑马号(快号)、绵羊号(慢号)、小官号(慢号头快号)和花号四种号子。其内容丰富多彩,号词大多取自生活中的一些笑料及民间故事,可随编随唱。唱法有独唱、对唱和一人领唱众人和等,后者最为常见。号子不同,节奏有别,或缓慢、或快速、或激昂、或抑扬。一般领唱者既参加劳动又负责指挥,和者为劳动者,曲调深沉有力,节奏感强,以便河工在有规律的节奏声中施工。
上世纪80年代以前,黄河号子广泛用于施工抢险工地。其后,随着老河工的退役,传统的人工抢险被机械抢险代替,黄河号子也逐渐被人淡忘,目前除骑马号尚在流行外,其余的号子基本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
为挖掘、保护黄河号子这朵黄河文化的奇葩,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河南省黄河河务局就开始深入到老河工中采集、整理黄河号子,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2007年2月,经河南省黄河河务局申报,黄河号子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即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根据文化部制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必须具备展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扎根文化传统,维系文化传承等条件。目前,国务院已批准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