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废物利用”旧探测器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计划重新利用两架旧探测器,使它们重返太空执行任务。
美联社4日报道,“深度撞击”号和“星尘”号将再度肩负重任,探索和观测太阳系内外的多颗彗星和行星。
NASA没有透露这一系列计划的投资总额。
但据估计,它们再度出征的价格将大大低于首次执行任务的价格。
两员“老将”战功赫赫 “深度撞击”号和“星尘”号这两员“老将”在彗星探测方面都曾立下赫赫战功。它们带回的数据和宇宙物质不仅有助于科学家重新认识彗星的形成过程,还对解开太阳系起源之谜大有帮助。
2005年7月,“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铜质撞击器,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为全世界上演一幕耀眼的太空焰火。撞击器击中彗星下部,撞击处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冲击产生的碎片在空中散开,如同云状。此后,“深度撞击”号一直处于安全模式以保存能量。
“星尘”号探测器曾飞掠维尔特2号彗星,以一个形似大型网球拍的“气凝胶尘粒收集器”捕捉其微粒。2006年,“星尘”号探测器返回舱顺利降落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中,带回人类历史上第一份彗星物质样本。
为省开支再度出征 为尽可能节省开支,科学家决定再次启用“深度撞击”号和“星尘”号探测器执行任务,让它们充分发挥余热。
“深度撞击”号的任务将分为两部分。首先,它将负责收集太阳系以外行星的相关数据,以测定这些行星是否具有卫星和光环,并探测其他特征。“深度撞击”号还将作为观测站,对距离遥远的已知恒星进行观测,这些恒星都拥有大型行星环绕其运转。
此后,“深度撞击”号将于2008年12月飞掠名为“波星”的彗星。波星于1975年被发现,是一颗短周期彗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11年。科学家们希望,通过探测波星进一步理解彗星形成和演化过程,探究彗星是否在地球生命诞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新闻链接
预算拨款明显减少 科学家为“星尘”号探测器制定的计划是,在2011年前往“深度撞击”号曾经执行任务的地点———坦普尔1号彗星,旨在观测2005年撞击后产生的凹陷处。当时,撞击产生的大量焰火导致科学家未能成功拍摄下凹陷处图像。这也使坦普尔1号彗星成为首颗再度被探测器访问的彗星。
NASA没有透露这一系列计划的投资总额。但据估计,它们再度出征的价格将大大低于首次执行任务的价格。“深度撞击”号计划当年耗资3.33亿美元,而“星尘”号计划则是2.12亿美元。
马里兰大学是“深度撞击”号探测器的开发方,同时负责后期运行方面的主要工作。大学负责“深度撞击”项目的天文学家迈克尔·埃亨说,项目小组提出的预算方案是4000万美元,但是NASA只同意拨款3000万美元。他说,虽然对预算问题感到非常失望,但是仍不愿错过再次利用“深度撞击”号的机会。
埃亨说:“显而易见,我还是愿意执行这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