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剧组在南京给郑启蕙拍剧照 |
陆川希望《南京!南京!》不仅让中国人反思,也让日本人反思 |
触摸历史:从旧金山到南京
这时,郑启蕙心里就埋下了一个愿望:写一本关于张纯如的书,还想拍一部关于她的电影。“就像张纯如不想别人忘记南京大屠杀,我也不想别人忘记她。我是一名演员,我想有一天也许我会扮演张纯如,我应该走进她的世界,更深刻地理解她的故事。”
于是,去年5月,郑启蕙自费去美国旧金山开始了她的“考察之旅”,她走访张纯如的丈夫、父母、朋友,听说了张纯如向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郑启蕙未曾想到的是,2007年2月她扮演张纯如的念头有了一个实现的舞台。当她得知有人要招聘《张纯如》纪录电影的演员的时候,她立刻在一个小时内写信给导演,“你们找不到比我更适合的人演张纯如了。”1个月后,她得到了录用通知。
为了演好心目中的偶像,她继续追寻着张纯如的脚步,来到中国。
跟1995年来南京的张纯如一样,2007年3月,郑启蕙也是第一次来到这座当年的中国首都,巧合的是她们来南京的年龄都是27岁。在南京短短两个星期里,郑启蕙访问历史教授、幸存者,像张纯如那样感受那段沉痛的历史。
当年,不光王卫星,还有一个人也曾陪张纯如站到南京的中山门城楼上去,他就是江苏省行政学院副教授杨夏鸣。张纯如在南京25天,他就陪了她25天,因为中文不是很流利,张纯如需要他帮忙做翻译。
回忆起当年那个女孩,杨夏鸣有太多难忘的故事要讲,“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后来我近十年来研究南京大屠杀,就是源自于“那一刹那的感动”——这个感动就是“张纯如掀起幸存者伤疤的一刹那,她对他们倾注了那么多的爱和同情”,“我们都知道那段历史,但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谁关心过受害者的处境,包括我在内。”在受到张纯如的感动下,原来从事国际关系研究的杨夏鸣转战南京大屠杀研究,目前,他正准备出版发行22本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延续感动:从西方到世界
当初,推动《南京大屠杀》这本书在西方获得成功的原因,在杨夏鸣看来,正是张纯如对历史的详实调查,“书后面有563个注释”。此外还有其报告文学的写法和娴熟的英文写作功底。在张纯如《南京大屠杀》那本书出版之前,西方没有一本关于那段历史的著作。
此外,这本书获得关注,跟当时的国际大背景有关。“9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总在历史问题上做文章,欧洲很多媒体、一些国际关系学者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说。
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导言的第一句话这样写道:“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自相残杀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如果这种残害有程度之分的话,那么南京大屠杀在程度上是最恶劣的,或者是规模上最大的……本书仅对日本人在南京的残暴行径予以最朴素的概述,因为本书的目的并不是以量化的记录来评价这桩人类历史上的暴行,而是旨在弄清事实,吸取教训而使警钟长鸣”。
无疑,今天《张纯如》的拍摄将激起更多人继承张的遗愿。《张纯如》一片的出品方加拿大史维会多伦多分会副会长刘美玲注意到,在整个拍摄期间,无论到哪,郑启蕙手里一直不离张纯如的那本书。“要是没有她的书,西方世界可能都不会了解这个事件。现在也不会有西方导演拍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郑启蕙说。
刘美玲说,目前片子正在最后剪辑,今年10月份将开始大势宣传,今年12月将在全球同步上映,包括中文、英文、日文、粤语等多个版本。令人关注的是,这部片子将可能在日本放映。《张纯如》导演之一的安妮·匹克说,这部片子表达反战讯息,而不是反对个别国家。“这部纪录电影不仅是张纯如的故事,还讲述了1937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我们的电影通过一个勇敢的年轻女性的眼睛,见证了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和非人道行径。”另一位导演比尔·斯巴菲克说,该片已经参选奥斯卡,希望借此令全世界的人士认识“南京大屠杀”真相。
西方导演“拯救”历史真相
70年前,20多个西方人士冒着生命危险解救几十万南京难民,而今,一群西方导演正在拯救这段被日本右翼极力掩盖的历史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7月3日下午,张连红将到北京参加纪录片《南京》的中国首发式。在这部片子中,这位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曾经协助该片摄制组联系幸存者的采访,并提供建议。“西方人拍电影比较擅长从人性的角度挖掘。”张连红对这部在海外反响热烈的片子满怀期待。
能够提供西方视角的电影远不止这一部,仅在去年年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就接待了8个摄制组,这其中既有像中美英合拍的《南京浩劫》这样的电影,也有法国罗森电影公司的《南京1937~2007》、《南京》、《张纯如》这样的纪录片。
这和70年前的情形有几分相似,当年,20多个西方人士冒着生命危险解救几十万南京难民,而今,一群西方导演正在拯救这段被日本右翼极力掩盖的历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